-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ISI类型的316不锈钢中残余应力驱使蠕变断裂的研究
摘要:AISI 类型316H奥氏体不锈钢特别设计成25mm厚的紧凑拉伸试样进行塑性变形在中等厚度的缺口根部产生大的拉伸静残余应力。那些试样放在550℃保温4500小时,为研究高温蠕变松弛下的残余应力和预热裂纹蠕变损伤发展。在热处理前后用衍射技术测量试样中的残余应变。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区预测热处理前后试样中的残余应力。在近表面没有发现预热裂纹,但是由于随着静应力的增加蠕变韧性减少,在中厚度处发现大的蠕变空穴。先前建立的蠕变损伤模型用于预测预热裂纹萌生。在热处理前后应变和应力的测量与有限元预测有很好的吻合。蠕变损伤寿命也通过毁坏性检测被估计,为蠕变损伤预测模型提供有利的证据。
关键词:中子衍射;同步加速器衍射;蠕变损伤;有限元模型;奥氏体不锈钢
引言
依赖时间的塑性或蠕变是一个在高温下的重大变形机制。如果积累的蠕变应变足够地耗尽材料蠕变韧性,大量的晶界蠕变空穴将形成且裂纹萌生。当这样的蠕变损伤主要与残余应力松弛相联系,失效模式普遍是指预热裂纹,在热处理消除应力期间最初项与贴近或在焊接区域内的裂纹扩展相联系。英国先进气体冷却核反应工厂在高温和压力下的无应力降低焊接AISI类型316H奥氏体不锈钢部件进行了预裂纹检测。一些预热裂纹被单独出现的残余应力驱使。在出炉温度(opening temperature)焊接残余应力的热松弛与限定的材料蠕变韧性的结合促使了裂纹。在低蠕变变形速率下如在工厂操作环境下(under plant operational conditions)蠕变韧性减小。进一步,证明一个高的三轴应力状态如能出现在某种焊接类型中,能充分地减少材料的蠕变韧性。
一种方法估计蠕变裂纹起源在高温下的钢件在R5程序中被发现。对于能最大地达到稳定态的蠕变情形,用在再分布时间中积累的附加蠕变评估估计了蠕变裂纹起源的残余应力影响。再分布时间是初始应力场达到稳定态水平花的时间,且随着残余应力场增加大而增加。一旦外加的残余应变和与缓和过程相联系的弹性后续因素被估计,用连续损伤机制失效的时间从一个韧性耗尽模型中决定,预先考虑到蠕变应变率和多向应力状态。一个韧性耗尽的工程评估模型在在焊件中预测预裂纹起源开始的基础上进展。预裂纹模型的根据主要来自工厂经验,且用根据高三轴焊接应力产生设计的焊接“Borland”试样测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整体估计部分是具有挑战性的由于复杂的几何形状,焊接残余应力状态和微观结构,蠕变松弛行为和局部多轴蠕变韧性,这些随着时间变化。预热裂纹预测模型重要的检测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下是令人满意的。当前论文描述监视在长期高温处理下残余应力场的明显特征和使用理想试样尺寸量化任何蠕变空穴裂纹。分析包括初始残余应力场的完整(带缺口)和预裂纹试样为了研究裂纹起源效应。
我们研究主要是再产生引进到一个在大区域内静拉伸残余应力控制在一个水平的简单形状的试样块。对一个紧凑拉伸试样使用一个新的设计能达到永久变形以至于在CT缺口根部区域产生一个大拉伸残余应力场。足够厚(25mm)在中厚度中产生一个大静应力部件和在表面处的面应力。然而残余应力场在金属塑性压缩和陶瓷微观断裂的试样块中先前已经产生,这里提出的工作是不寻常的作为裂纹生长的趋势被完全没有额外应力外加的残余应力单独地驱使。这也发生在厚的焊件在核电厂里。值得注意的是然而我们简化了几何形状和避免了潜在并发微观结构梯度,我们有必要引进一定塑性工作。这试样的使用能使我们绘出残余应变(应力)状态优先使用衍射技术以及之后再550℃温度下处理4500小时。这是预热裂纹焊件典型热机制。
这程序结合蠕变空穴裂纹水平的后处理的量化能使预热裂纹起源蠕变韧性疲劳模型预测能力,依照残余应力热松弛期间的蠕变应变增长,静应力组件和关联损坏的影响得到定量的评估。
材料和方法
2.1.试样设计
然而预热裂纹在长期暴露在高温条件下的焊接工程结构中观察,失效机制的实验研究必须依靠复杂,有高三轴残余应力水平的手动焊接(Borland)试样。这类型试样不是理想的以致残余应力场是依赖操作者,很难去预测且微观结构局部变化。试样几何形状复杂也使容量检测蠕变损伤的发展困难。我们的目的是研发一个实验蠕变测试形状高水平的,一个大静拉伸残余应力组件能用于一个简单且重复操作,且应服从可靠的应变/应力测量技术和有限元分析。
对于这个目的一个CT试样设计类型被选择。尽管这样的试样是正常地用于断裂或蠕变裂纹生长测试在外加拉伸载荷下,表示出通过加载在压缩超屈服中一个拉伸残余应力场产生然后卸载。再者,Cotton提出拉伸残余应力场能最大化通过交替标准CT试样的a/W比值和增加缺口半径最大化这区域,大的压缩变形在这区域发生。目前研究Cotton设计地50mm厚的CT试样进一步修正到标准厚度的一半(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B-D区脚手架工程施工教程分析.doc
- A区脚手架专项施工教程分析.doc
- A区测量施工教程分析.doc
- AWAIS-1型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安装及使用说明书教程分析.doc
- AppliedElectronics课程设计指导书教程分析.doc
- Android和IOS游戏应用集成广告平台教程教程分析.doc
- android毕业设计教程分析.doc
- Android_Liunx平台网络流媒体教程分析.doc
- andriod毕业论文正文教程分析.doc
- 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教程分析.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