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11.docVIP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1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11.doc

2010届高三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检测题 语 文 试 卷 命题:朱安荣 审校:王如际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诚挚(zhì) 挑剔(tì) 赧(nǎn)然 风尘仆仆(pú) B.连缀(zhuì) 僭(jiàn)称 省(xǐng)识 千载(zài)难逢 C.规矩(j?) 安谧(mì) 告罄(qìng) 刎(wěn)颈之交 D.口讷(nè) 怃(wǔ)然 惨怛(dàn) 胼手胝(zhī)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暗淡 劳禄 瞻望 扣人心弦 B.零星 厮杀 悚然 神智不清 C.谰言 萧条 重叠 休养生息 D.费解 锤练 详实 惊魂甫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国在协调经济政策、_____危机方面。A.防御  B.防御C.抵御  D.抵御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鲁迅”的“现代价值”(节选) 钱理群 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 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 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 另外还有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 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 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 这样的情况,在21 世纪初仍在继续。   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 “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 (2006年第1期《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6.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具有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的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的世界性。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 D.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7.以下说法不属于文题中“鲁迅”的一项是 ( ) A.不仅仅看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