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南馨生前写最后一本著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南馨生前写最后一本著作.doc

这是我父亲孙南馨生前写的最后一本著作。 父亲生前常说:“我练了几十年的太极拳,到55岁才真正体会和摸索到太极的真谛。”如果说,他在60岁以前由于感觉到学来的功夫得之不易,而在授徒传技时还有所保留的话,那么,他在62岁离休后则想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练就的一身功夫和练功方法全部传授给他的徒弟、学生们。他也抓紧时间著书立说,希望把一生学到的太极功夫贡献给社会。 父亲是造船方面的高级工程师,他写书也象设计船舶一样认真。他说:“一本书写出来,要能经得起社会的检验。如同造船不能给人家设计一艘漏水的船、开不动的船,而是要设计高速、高效的优质船一样,我写书,也要写出实用的书,让练太极的同行们能用最短的时间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理论和训练方法,成为一名太极家。” ……谈到父亲的太极功夫,武汉的许多太极高手都与他较量过,而父亲从未失过手,他往往照顾别人的面子,以点到为止。他经常对徒弟们说:“打人容易放人难;伤人容易不伤人难。”他善于借力打人,以四两拨千斤,把对手放出丈远之外而无疼痛之感。凡是与他交过手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感觉:与他一搭手,自己就好像是刚学会走路的小孩,站不稳;又象是站在云雾里,两脚飘乎乎的,脚下完全无根,想抗无法抗,想化无处化。 ……他对太极拳理论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经常说:“劲起于脚,周身一家。”他在授徒传技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理论原则。他手过手地过,反复试劲,做得不对的就重来,严格要求,从不马虎。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一生的实践经验传授给了徒弟们。《吴式方架太极拳》是他平时授徒传技的理论、方法的总结。 父亲一生爱好武术,也不断地追求、探索武术的奥秘。先后从近代和当代著名武术家,诸如江苏的许寿康、北京的徐致一、刘晚苍、何镜平、王玉芳,上海的马岳梁、邵品根、陆恒昌、武汉的王重光、柴森林等老师学太极、形意、八卦、大成拳和其它多种门派的武术。近年来,他和师叔刘照南一起,也带了一些徒弟。 承蒙各位师兄弟,尤其是李唤洲、王名宪、熊盛强的关注与协助,使本书得以面世,实现了父亲的遗愿,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孙玉 王兆鹏 1996年5月1日于武汉 《吴式方架太极拳》 吴式方架太极拳的锻炼方法: 1、对头部的要求: 吴式方架太极拳对头部的要求是:下颏微收,项直竖,头顶百会穴微有上顶之意。所谓“上顶”之意,并不是真的用力上顶,而只是有其意而已,术语谓之“虚领顶劲”。 2、对目光的要求: 目光必须随主动之手的运行而动。至定势时目光向前远视,意将劲放至极远处,意远则劲长。接下一势时,目光将劲收回,仍随主动之手的运行而动。 3、对肩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沉肩”,即要求两肩必须始终往下松沉。特别是当手和臂往上举起时,要特别注意肩往下沉。当手臂有前推动作时,肩部不能随臂前扭(即所谓“递肩”);当手和臂有往后动作时,肩部不能随臂后扭或后仰。总之,手和臂的任何动作都不能牵动肩,似乎臂与肩之间是脱节的,互不相关的。只有这样,肩才能算是松沉,即肩关节已松开了。否则肩随臂动,肩部必然着力。肩部着力,肩关节之间的肌肉必然紧张、僵硬而收缩。肩关节不能松开。连接肩关节之间的韧带无法伸长,“内劲”便不能透发出去。这样,推手时只要对方稍一牵动,即能牵一臂而动全身,自身站立不稳而跌出。 太极拳还要求两肩必须始终保持水平,不能一高一低,以免身体歪斜、扭曲。 4、对胸、背部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 所谓“含胸”,实际上就是将胸部的肌肉尽量放松。具体做法是:上身正直,全身肌肉尽量放松,然后再长呼一口气,胸部肌肉自然往下放松。在练架子中,始终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了。那种挺起胸部,使胸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是错误的;故意的凹胸做成驼背状,也是错误的。 所谓“拔背”,是指每当定势发劲时,将腰脊命门处向后鼓出,并带动整个脊柱似有后鼓之意,背部肌肉似有往两侧扩张之意,这就是拔背。然而,拔背并非驼背,两者不能混淆。 5、对臀部及两胯的要求: 太极拳要求敛臀。 所谓“敛臀”,是指把臀部往里收起。具体做法是把尾闾骨往前、往上托起,加上命门后鼓,则可形成身弓。 太极拳要求两胯旋转必须灵活。 所谓的“活泼于腰”的“腰”,实际是指两胯。整个上身以及两臂的旋转、运行,均须通过两胯的旋转来带动才能完成。腰和肩是不扭动的,这样肩和胯才能始终保持在一个方向上,上身才能正直,这就叫“肩胯相合”。否则,肩和腰如果稍有扭动,上身势必扭曲、歪斜,肩和胯不能保持在一个方向上。肩胯不合,是不符合太极拳身法姿势要求的。 6、必须迈步如猫行: 太极拳要求迈步如猫行。 所谓“迈步如猫行”,就是指太极拳的起步和落步要像猫走路那样的轻灵。 例如当提左腿向前迈步时,必须将身体重心逐渐移向右腿。当身体重心已全部落实于右腿之后,右腿坐实。提起左腿时,必须将左胯根往上抽起,左腿轻轻提起,左脚收回于右脚旁,然后脚尖翘起,脚根贴近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