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饰色彩运用
浅析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饰色彩运用
摘要:服装颜色作为戏曲服装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象征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和所处环境的特殊功能。在秦腔传统剧目中,旦角的服装色彩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说,而这十种颜色几乎囊括了秦腔剧目中所有的服装形制,上、下五色的应用都有其特定的寓意和定位。本论文以秦腔传统剧目旦角服装的颜色定位为切入点,着重阐述了秦腔剧中女性服装色彩与人物的关系。
中国论文网 /6/view-7222322.htm
关键词:秦腔 旦角 服装 色彩
《书“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五色”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对早期色彩学的重大贡献,它与中国“五行”相结合,反映了中国统治者的价值理念,是我国古代丰富文化思想内涵的重要体现。《礼记礼运》中孙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这里的“青”很多地方说成黑,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里的“青丝”指黑发,戏曲中的青衣,也是由于演员所穿衣服以黑色为标识,故称为青衣。如果这里的青是指黑,那么上五色就有重复,青到底为何颜色呢?我们可以根据中国五色和五行的关系中找到答案,五色代表“五方四时”,五方指“东、西、南、北、中”;四时代表“春、夏、秋、冬”。东方为木,主春,青色,木叶萌芽之色;南方为火,主夏,赤色,篝火燃烧之色;西方为金,主秋,白色,金属光泽之色;北方为水,主冬,黑色,深渊无垠之色;中央为土,黄色,地气勃发之色,由此可以看出,上五色中的青指的是春天木叶萌芽时的绿色,所以,秦腔传统剧目服装中的上五色即我国古代的正五色红、绿、黄、黑、白(图1-1);下五色是指粉、湖、蓝、紫、秋香图(1-2)。
褶子
女褶子是秦腔传统剧目中女性日常穿的便服,同时也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衣服类型,是我国古代一种专门的服装形制。《清平山堂话本“头上裹一顶高样大桶子头巾,着一领大宽袖斜襟褶子,下面衬贴衣裳,甜鞋净袜。”此处的褶子和今天秦腔剧中旦角的褶子有所不同,秦腔剧中的女褶子是小立领、对襟、身长过膝带有水袖的一种服装。褶子有青褶子和花褶子之分,青褶子,顾名思义就是黑色的褶子,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辛道度)游学至雍州城四五里,比见一大宅,有青衣女子在门。度诣门下求飧。”《梁书“后景果乘白马,兵皆青衣。”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古代社会青衣一般泛指社会地位低的人。戏曲里穷苦的女性多着黑色褶子,也是青衣标识的一种类型体现,典型代表人物有《铡美案》中的秦香莲,《赶坡》中的王宝钏,《三娘教子》中的王春娥;花褶子的颜色丰富一些,红色、蓝色、黄色等,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穿不同的花褶子,绣花也不像青褶子只有缘饰,它的穿着对象多是小姐,戏服上绣满花,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白褶是剧中女性的孝服,但是它有一个特殊的穿着对象就是《白蛇传》里的白素贞。秦腔传统剧目中下层社会的老妇人也穿褶子,叫老旦褶,其服装形制和正旦所穿的褶子有所不同,它更接近于戏曲中的男褶子,右衽斜翎,宽衣阔袖子,腰间系腰带,颜色多为米色。
帔
帔是我国明代褙子的一种特别遗制。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褙子。宋代《宣和遗事》一书所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由此可以看出,宋代上至皇帝、官吏、士人,下至商贾、仪卫都穿褙子,但并非作为正式的服饰,而多是居家休息时穿。帔作为秦腔传统剧目中正旦角色的一种特定服装,多为大家闺秀或者上层社会的女性常服,颜色涵盖了红色、黄色、蓝色、粉色等,如《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穿黄色帔,《献杯》中的田夫人穿浅蓝色帔,《二堂舍子》中的王桂英则穿宝蓝色帔,因此人物服装所着颜色,是依据人物年龄和身份的需要来确定的。帔的服装结构特点是对襟如意头领,宽衣阔袖,左右胯下开又下配襦裙(图1-4),襦裙的绣花和帔的绣花相呼应,有水袖是正旦角色除褶子之外的又一种服装形制。除正旦穿帔之外,上层社会的老旦也穿帔,颜色多是香色、藏蓝色、深绿色等重色。
蟒
徐珂《清稗类钞》中说“蟒袍,一名花衣,明制也。”蟒源于明代,是皇帝赐给有功之人的赐服,其外表形态比龙少一只爪子,四爪龙称为蟒,以示龙和蟒的区别,《野获编》云:“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戏曲服装中的“蟒”即是明、清“蟒衣”基础上,经过装饰和美化后所形成的,秦腔传统剧目中穿蟒的女性有皇室血脉和诰命夫人,颜色有黄色、红色和香色,黄蟒用于太后和皇后,红蟒用于王妃和公,香色用于诰命夫人。
红色蟒和香色蟒服装结构一样,均是圆领袍衫,服装在右边从翎子至底摆开又,身长及膝下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