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莱莘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莱莘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

浅析莱莘作品中女性主义意识   摘 要:多丽丝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她的作品有对女性生存的关注、对女性自由的思考,也有对女性意识的探讨。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开始把妇女问题与全社会的不合理状态,甚至整个人类存在的荒诞状态联系起来,这样的尝试无疑是女性意识的重大突破,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伟大进步。 中国论文网 /5/view-7098300.htm   关键词:女性意识;心理分析;自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7--01   一、社会层面   莱辛早期作品以现实社会即非洲殖民地为创作背景,以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为主题,描写了文化冲突下的反种族主义和殖民地生活的现状,处女作《野草在呼唤》描述了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下,妇女黑人以及白人贫困者的悲惨命运,抨击殖民主义者在妇女问题上的歧视态度,提出反对种族问题主张。她的作品《野草在唱歌》详细地描述了南部非洲白人和黑人的矛盾纠葛,反映了她在种族问题上的立场,态度和观点。   小说中不仅指出黑人和白人的矛盾,也强调白人之间的阶级利益冲突。小说中像安娜和莫莉这样独立谋生的女性,无法回避去处理新旧社会秩序交替带来的尴尬;穆莱尔和玛丽恩依然是女性的主流,她们的存在和需要被忽视、被漠视,自我意识在沉睡,莱辛力图重构两性平等和谐的新关系。在西方女权运动的推进和影响之下,女性越来越多地获得了相当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这体现在诸如妇女的财产权、选举权、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方面。在女性争取自由的问题上,莱辛没有片面地强调女性自由的孤立存在,而是把女性自由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宏观思考,体现了她对女性意识的深刻认识和伟大前瞻性。   二、自然层面   《野草在唱歌》是莱辛关注女性生存的第一部代表作,它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女性在精神或心理上所遭遇的压迫与戕害,而且也深刻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与历史命运。莱辛较早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毁坏,她以非洲殖民为背景,紧紧围绕人与自然之间的不断激化矛盾冲突,真实地揭露了人类对生态文明的破坏,表现了笔者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深切关注。   作品描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地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的斗争过程,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人们被动承受残酷的殖民主义以及种族歧视的待遇,对非洲自然环境进行肆无忌惮的开荒,对于非洲大陆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肆无忌惮的进行破坏。作品中女主人公玛丽对熟悉的生存环境万般恐惧,害怕消失在丛林里,这也正是人与自然之间争夺和抗争,这种征服式的斗争根源就在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三、文化层面   创作背景设置于战后20世纪50-60年代的英国伦敦,《金色笔记》采用自传体的题材,结合作者所经历的文学思潮和政治活动,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激进知识分子。小说中,安娜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安娜拥有生活上的独立与自由的工作,女主人公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自由,这些都表明了莱辛努力探索女性的自由成长所做出的努力。安娜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经济上的独立、政治上的热情以及情感上对男权主义的挑战,不断挑战自我努力上升。和传统女性比较起来,安娜不依赖男性同时能于维持生计,不盲从别人勇于涉足政治,不任人摆布而远离束缚。然而安娜的重生并不能通过她本人自我努力,自我反思,却偏偏依靠异性的帮助得以实现。她一直逞强,一直在忽略自己真实的感受,终于深陷理想与现实的漩涡。她迫切地想要逃离男性主义围城,另一方面却不得自我原地徘徊。这样的独立严格讲,在精神上和心灵上并不能叫做真正的自由,“自由女性”并不自由,所谓的自由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女性可以摆脱婚姻家庭的束缚,摆脱对男人的依赖,但抛开男性自由的独立存在的女性自由概念,终将陷入自由的困境并产生自我异化。莱辛的这样一种安排,旨在突出对两性和谐的期待,坚定了自己在自由女性探索道路上的方向。   四、结束语   本文以莱辛的《野草在呼唤》、《金色笔记》为例,从社会层面、自然层面、文化层面对女性意识进行剖析,介绍了莱辛对女性意识的关注以及对缺乏女性意识的批判。莱莘的女性主义思想独树一帜,跨越性别主义的围栏,涉及文化、伦理、政治、种族、心理等多重层面,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包容性。   参考文献:   [1]浅谈莱辛的女性意识及其社会透视作用,张晓,青年文学家.   [2]伊莱恩[M]美国: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P285.   [3]张爱玲与莱辛女性意识自我救赎之比较,毛灿月,,2008.   [4]何健.多丽丝主义生存论[J].湖南社会科学(哲学.科学),2012(2).   [5]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张和龙,,20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