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贾宝玉的悲剧叛逆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贾宝玉的悲剧叛逆形象

浅析贾宝玉的悲剧叛逆形象   【关键词】 《红楼梦》;贾宝玉;悲剧;叛逆形象 中国论文网 /9/view-7256379.htm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4―0088―02   一本《红楼梦》,其艺术价值想必已无须赘言。而作为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更是倾注了作者的无数心血在里面。不用说,只要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的人生是一个悲剧的人生,而造成其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便是其自身的叛逆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他的结局。关于贾宝玉的性格,其实书中早有介绍。第三回中,用了两首《西江月》来形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很容易理解,说他性格乖张,行为看上去也“似傻如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书中也多次交代,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他厌倦透了程朱理学和所谓的八股文,认为那些“都是前人无故生事”,“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与其整日读四书五经做八股文,倒不如看《西厢记》、《牡丹亭》这样的书,而这类书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被称为“小说淫词”的。他还喜欢吟诗作对,而这些也被他父亲视为不务正业,骂他只会在这雕虫小技上下功夫。当然,这不仅仅是他父亲的想法,在整个封建社会人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也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可见宝玉对这些内容的反感。   自身的叛逆性格外化至行为上,便出现了“似傻如狂”、“乖张”的结果。在封建家长眼里,宝玉那些不读书不做学问的道理被他们视作疯话、呆话,是不被理解和原谅的。身为高门府第的公子,宝玉理应走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邦济世的人生道路,然而他却整日流连脂粉,说着那样“大逆不道”的言语,这些无疑被人们认为“行为偏僻性乖张”了。不仅如此,宝玉的叛逆性格还包含着对封建道德原则的蔑视和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反抗。他认为“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有意地抬高女子的地位,这种观念在当时可算是极有进步性的,可是象这样的进步性在时人看来却是极大的叛逆。宝玉叛逆性格的另一种外化表现方式便是宝、黛之间的爱情。与封建传统婚姻媒妁母命的方式不同,宝、黛之间的爱情是自由恋爱,正因如此,他们的爱情便带有了反封建的性质,因而被冠上了“叛逆”的名义,也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只能是悲剧。   除去自身的叛逆性格,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催化剂。贾宝玉出生在一个钟鸣鼎食的贵族大家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首先便是贾母。由于他衔玉而生,同时因为“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最似荣国公,所以最得老祖母的溺爱。比如父亲贾政派人来叫,贾宝玉吓得“死也不敢去”。贾母就说:“好宝贝,你只管去。有我呢,他不敢委屈了你。”又吩咐老嬷嬷,“好生带了去,别叫他老子唬着他”(见第二十三回)。作为王夫人独子,贾宝玉是其家庭地位的象征和保障,王夫人更多地是从生活角度加以密切关注,及时清理贾宝玉的周边环境,如金钏和晴雯,以保障贾宝玉达到她预期的发展。贾政对儿子的爱却更多的是从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角度去规范和管制宝玉,以期儿子朝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其表现出的近乎荒诞的严父形象和简单粗暴的灌输方式,无疑使贾宝玉的个性深受压抑。   如送宝玉人家塾前的“宣见”,当着众清客羞辱道:“再提上学,连我也羞死了,依我说你竟是玩你的是正理,仔细脏了我的地,靠脏了我的门!”(第九回)。这些辱骂、讽刺、挖苦、恐吓形成了一种精神虐待,只要宝玉听到有父亲的传唤,便“好似打了一个焦雷,登时扫去兴头,脸上转了颜色杀死也不敢去。”(第二十三回)。祖母的疼爱、母亲严密的监控、父亲残暴的教育方式,种种这些家庭因素只会加重宝玉性格的叛逆因素。所以家庭在小说中不再单指一家之家庭,而是宝玉所生活和依靠的封建大家族,即贾府。可以说,贾府的衰败映衬了宝玉的悲剧,反之,宝玉的悲剧加速了贾府的衰败过程,相互作用之中体现出了历史的必然性。   时代环境的影响同样也诱导了宝玉叛逆性格的生成。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官僚大家族的继承者,一个被家族寄以厚望的唯一“略望可成”的负有家族使命的男人,贾宝玉的人生道路具有先天的本人无法选择的确定性。作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