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农的漆书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金农的漆书艺术

浅析金农的漆书艺术   摘 nbsp; 要:金农,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的典型代表人物,他的学识、艺术修养以及书画在当时都具有较高的造诣。本文从金农的生平经历、“漆书”的成因、“漆书”的书法艺术特色、以及“漆书”在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等五个方面,来对金农所创“漆书”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中国论文网 /7/view-7233422.htm   关键词:金农;漆书艺术;书风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1 nbsp; nbsp; nbsp; 文献标识码:A nbsp; nbsp; nbsp; nbsp;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52-01   一、生平经历   金农(1687~1764年),浙江仁和人(今浙江杭州)。字寿门,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几种,是清中期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成就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学问渊博,年轻时读书于何义门门下,多才多艺,工诗词,扬州八怪中属其诗文集最多。雍正十三年被裘思琴荐举博学鸿词科,并于次年(乾隆元年)进京应试不就,加之在他乡患上了疟疾,心情抑郁,便开始走上了一种恃才游历的生活,出游四十年足迹伴天下。开阔了眼界,广交益友,艺术大有长进。50岁后开始作画善作梅竹后流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七十七岁那年,他病逝于西方寺。金农较为博学多才,善诗词,精鉴赏,喜收藏,工书画,其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达数千卷,著有《冬心集》。留下的诗文集有《冬心诗集》、《冬心随笔》、《冬心先生杂著》以及画竹、画梅、画马等题记。   二、金农漆书的成因   在书法方面,金农自创自称为“漆书”的书体,朴茂拙厚。它的出现并非偶然,与金农的个人性格、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各方面的影响分不开,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我们看到今天所形成的书风样式。    首先,就书者的个人性格而言,是这种书体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正因为他“狂”、“怪”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书法中大胆革新,独树一帜,有着独特的大眼光及大手笔。其次,清初当时的书风直接影响了金农书风的改革方向。深受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清朝初年,一是董其昌备受推崇。与赵孟?\的书体在当时风靡一时,掀起帖学之风;另外碑派书法新兴,有了新的创作出路。而金农书体的改革为碑派书法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两种书风间起到了承接的作用。除此而外,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中的一员,金农“漆书”的形成也与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借鉴离不开,彼此间潜移默化,相互影响。最后来说,禅宗也是影响其书体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金农自幼深受佛教洗礼,深谙其中奥妙,正是因为这样的滋养使得其作品中带有高于尘世的韵味,异于凡人。这样的思想观念同样也极大地丰富了金农的艺术观。   三、金农“漆书”的艺术特色   纵观金农的书法生涯,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他书法的主要成就便来自于他所独创的“漆书”体,这是对隶书的一种改革与发展。在当时赵董之风盛行的情况下,能毅然独辟蹊径,从汉碑中汲取营养,金农年轻时喜好收藏金石文字因此作品极富金石气,用笔厚重,常用扁笔,对隶书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如在其代表作品《王融传》中结体朴厚,用笔老练,取法于汉碑的章法,整体上展示出了独特的造诣,一改隶书的扁方之势,是幅难得的隶书佳作,也常被后人视为是其书法成熟的标志。他所创“漆书”不趋时流,独树一帜。    此外金农喜好浓墨,他笔下的“漆书”以墨色漆黑、用笔如刷著称,浓墨表现、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笔老辣浑厚,力透纸背。字体结构头粗尾细。从金农的传世作品来看,其内容均贴近生活。乾隆十年,金农作《四言茶赞轴》,这是他完全成熟的漆书作品,笔画肥瘠各有姿态,风格刚进婀娜,清新古朴,妙趣横生。    但不论是金农的哪一幅“漆书”作品,都没有造成墨象、墨团、墨块的冲突张力,每一个字都字迹清晰,神采奕奕,丝毫不乱。浓墨一般来说,更易见其厚重、凝练之感,功力达不到一定境界的书家,还未尝能写出如此特点鲜明的书法作品来。以现存的书法资料来看,金农隶书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入京举博学鸿词科前,模拟性创作时期,这时的隶书扁平朴实、灵润流畅,极具野逸之趣。二是应试未中开始漫游四方的开拓性创作时期,通过寻访各种碑版刻石,使得书风大变形成了“以拙学妍,以重为巧”的新风,重按轻挑,引而不发。直至晚年,金农和他的“漆书”达到了人书俱老,无比纯熟的艺术巅峰状态,结体趋向长方,用墨变得简淡,笔划由拥挤转向萧条,书法疏淡古雅,清静无为,最终归于质朴。   四、金农漆书书风的影响   纵观中国书法三千多年的历史,金农都是一颗闪亮的星,他通过汉隶,一变而为一种独特的个人风格。金农书法在清代碑学兴起并最终取代帖学的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书史上意义重大。“漆书”是金农综合了秦汉古风,吸摄到其个人书法体系之中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