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番茄早疫病番茄病毒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早疫病(Tomato Early Blight)又称为“轮纹病”,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本病除直接危害茎、叶、果外,还可抑制番茄生长和果实形成,露地和保护地受害都较重,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甚至绝产。此病原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和马铃薯等茄科蔬菜作物。 一、番茄早疫病症状 叶片--暗褐色小斑点--明显的同心轮纹的圆至椭圆性病斑,黄绿色晕圈--。黑色霉层。由下向上蔓延,病斑相连呈大斑,干枯脱落。 茎部--分枝处,病斑黑褐色,椭圆形,稍凹陷。 果实--果蒂附近或裂缝处形成近圆形凹陷病斑,也有同心轮纹,开裂,较硬,提早变红。生有黑色霉层,病果易早落。 二、番茄早疫病病原 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链格孢属真菌。病部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具纵横隔膜,顶端长有细长的喙,无色。 该菌存在有致病性分化,可以用毒素在培养滤液中产生的毒素作为选择压力,来进行抗病突变体的筛选 番茄早疫病 病原 ?三、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种子上越冬。第二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及农事操作传播,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2~3天形成病斑,4~5天病斑上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病,结果盛期进入发病高峰。 ???? 空气相对湿度和降雨是影响早疫病严重程度的最重要因子。平均气温15~30℃均可发生。气温15℃、相对湿度80%以上时开始发病;20~25℃、多雾阴雨,病情发展迅速,易造成病害流行。5~6月份正是番茄座果期。 植株含糖量测定表明,番茄早疫病是一种低糖病害,喷糖能提高番茄植株的含糖量,增强植株抗病性???? 控制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 (2)清洁田园和实行轮作。 (3)种子消毒。用52℃温水浸种30min后,移入冷水中冷却,或将种子在清水中浸4h后,移入0.5%硫酸铜溶液中浸5min,捞出后清水洗净即可催芽。 10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15min。 (4)加强栽培管理。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 10%宝丽安WP1500 1.5% 多抗WP300 70%甲托WP1000 77%可杀得101微粉600 50%扑海因1500 70%代森锰锌600 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kg,也可用45%百菌清或10%速克灵烟雾剂。 ? ?? 番茄病毒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常见的有花叶、坏死条斑和蕨叶三种类型,其中以花叶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几年来,有些地区坏死条斑的为害日趋严重,植株发病后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影响极大。蕨叶病的发病率一般低于花叶病而高于条纹病,但其为害性则大于花叶病而小于坏死条斑病。 番茄病毒病 ?一、病害症状 ??? 1.花叶病 :两种:轻微花叶或斑驳,影响不大;另一种明显花叶,新叶细小狭窄,叶脉变紫,扭曲畸形,茎顶叶片生长停滞,植株矮小,下部多卷叶,植株花芽分化能力降低,并大量落花、落蕾,果实少而小,对产量影响很大。具有隐症现象??? 2.坏死条斑病: 条纹病。 花叶症状。叶脉坏死或散布黑褐色油渍状坏死 茎秆:深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株萎黄枯死。 病果:畸形,果面有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斑。 3.蕨叶病: 顶芽叶细长,展开慢或下卷,叶片十分狭小,叶肉组织退化,甚至不长叶肉,仅存中肋。病株一般明显矮缩,下部叶片边缘向上卷起,严重的卷成管状,中部叶片微卷,主脉微现扭曲,上部叶片细小形成蕨叶。叶背叶脉呈淡紫色,叶肉薄而色淡,微现花斑。全株腋芽所发出的侧枝都生蕨叶状小叶,上部复叶节间短缩,呈丛生状。 线叶和花叶症状 蕨叶和花叶症状 双生病毒(TY) ?二、病原特性 ? ? 1.花叶病 该病主要由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很广,抗性最强。失毒温度为90~93℃,稀释终点1百万倍,干燥病组织内存活力达30年以上。秆状,大小300×18nm。能在寄主细胞内形成晶体状和针状内含体。 TMV病毒粒体 2.坏死条斑病 该病主要由番茄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坏死条斑株系及其与TMV、CMV复合侵染所致。这种病毒主要由蚜虫传播。主要特点为在番茄、辣椒上表现系统坏死条纹症状。??? 3.蕨叶病 :黄瓜花叶病毒(Cucumis mosaic virus,CMV)侵染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