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最新文化生活第九课复习(新教材)概要.ppt

2015最新文化生活第九课复习(新教材)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核心考点一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2)要求: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1.建设文化强国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途 径 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股价目标相承接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原 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地 位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要 求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表 现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含 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必 要 性 核心考点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方面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是 什 么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 什 么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怎 么 做 【重点突破】 为什么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从文化的作用看 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人民群众的地位看 怎样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1)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2)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4)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