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书学史略摘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书法书学史略 自有书法以来,历代书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和总结荟萃了各种书论与书评,我们把这些书论与书评统称为书学。综观这些书学,可以说每一卷每一章、甚至每一段话语都有我们今人借鉴之处,而某些论断又是我们今人所不及的。限于篇幅,这里只能把历代主要的书学——书论与书评作以简单的轮廓性的介绍。 一、书学的形成时期 (一)秦汉时期的书法研究 秦代的书法研究完全附属于文字学。秦丞相李斯(?——前208),中车府令赵高(?——前207),太史令胡母敬(生卒不详)等,不仅善写篆书,而且将《史籀篇》的大篆省改为小篆,没有对书法的相当研究是不可能为之的。然这并不属于自觉的书学研究,而是为当时的文字政策服务的。 两汉时期篆书向隶书过渡,书坛上各体并存、百花齐放,书法研究之风胜于秦代,书论的雏形才基本形成。其标志是: 1、书法成就载入史籍 《汉书·元帝纪》曾称:“元帝多才艺,善史书”(即史籀大篆)。《外戚传》载孝成许皇后“聪慧,善史书”,《王尊传》载其十三岁以前就“能史书”。可见当时习史籀大篆已是一种时尚。《张汤传》载其子张安世“用善书给事尚书”,可见书法在当时已受到相当高的重视。用今天的话说:已经成为一个专业工种。 2、书法短论已留传后世 相传东汉的赵壹有《非草书》,蔡邕《笔论》、《九势》等,都对当时的书法有较独到见解的论述。但蔡邕两文,应系伪托。而《晋书·卫恒传》所载《四体书势》一文附有蔡邕《篆势》、崔瑗(东汉人77—142)《草势》可信。这两篇短论,分别论述了篆书和草书起源、特色、书写要领。其文字文雅、堂皇且形象生动。如《篆势》称篆书的特点是“龟文针裂,栉比龙鳞,纾体放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缦。”书写时应“似水露缘丝,疑垂下端。纵者如悬,衡者如緼,杳杪斜趋,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跂跂翾翾。”《草势》指出草书的兴起在于“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书写特点是:“方中不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后,兀若竦崎,兽跂鸟,志在飞移,狡兔暴骸,将奔未驰。”以上的部分短论,是书法初始阶段的理论知识,也标志着书学理论的诞生。 3、对书体的系统论述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书法史上第一部对书法的系统论述。尽管所论书体仅限于秦汉书体,但直至现代仍被书界奉为至宝。书中对秦汉书体有相当完备的论述:“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又说新莽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许慎是从文字形体角度来探讨书体,所以,总体上说《说文解字》是一部文字学专著,这也符合当时书学仍大体不脱离文字学范围的现状。 (二)魏晋南北朝暑期的书学 东汉的隶书已达鼎盛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各种书体纷纷出笼,书法大家各有千秋,特别是书圣王羲之的出现,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书学的发展,而且人们对前人也有了更多总结的依据,这使书法学逐渐趋于专门的学科。 1、对各种书体的评述 西晋辞赋家成公绥(231—273)有《隶书体》一文,文中推崇隶书书体“虫篆既繁,草蒿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用之简易。”又赞扬隶书的书法“烂若天文之布曜,蔚若锦绣之有章。”或若蛟龙盘游,蜿蜒轩翥,鸾凤翱翔,矫翼欲去,或若鸷鸟将击,并体抑努,良马腾骧,奔放向路”,这无疑是对东汉隶书高度艺术成就的写照。 西晋卫恒(?—291)《晋书》本传称其“善草、隶”。并载其所著《四体书势》。四体谓:古文、篆书、隶书、草书。每论一体,先叙其流源,名家名作,后予以势赞。《四体书势》是对许慎《说文解字·叙》的阐发,每论一体必先引许说,但其后又从书法角度展开。如《说文解字·叙》论到草书只有“汉兴有草书”一句,而《四体书势》则对草书有具体的论述。 《四体书势》的出现,标志着书学从文字学的附庸而更趋近于独立。与《四体书势》相类似的还有江式(后魏人,?—523)《论书表》,但与《说文解字·叙》一样,未抛开从文字学角度论书体,故在书学史上的地位不及《四体书势》。 2、记载了书家心得 西晋以后,书家辈出,所以,这一时期,记载书家的学书心得较多。索靖(西晋人,239—303)《晋书》本传载其《草书状》云:“婉若银钩,飘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此乃书家深得草书之味之语。东晋时则有传卫铄(卫夫人,272-349)《笔阵图》,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书论》、《笔势论十二章》等。此后尚有王僧虔(南齐人,426—485)《论书》、《笔意赞》等。其中颇有一些历史传颂的论书警句名言。如“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笔阵图》),“万毫齐力”(《笔意赞》)等。 3、

文档评论(0)

妈妈王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