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肥西县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应用大练兵活动作品封面
作品信息表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包含扩展名) 学科 学段 作者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用户名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全称) 性别 职称 学
历 联系方式 邮箱 通讯地址 邮编 是否获校推荐 教学设计 10.1 科学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doc 物理 第二学段 keepsports 尚派 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男 中学一级 本科keepsports@ 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231200 是
作品独创性声明
本作品是我个人进行教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作品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如有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任由主办机构公开曝光并处罚。
日期:2013年5月18日
第十章 机械与人
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翟家俊
一、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方法与过程: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经历电子白板的使用过程;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和电子白板使用的乐趣,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
设计探究杠杆平衡的方案
力臂的确定
三、教学重点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四、教学方法
电子白板及ppt相结合的演示和互动,实验探究法,归纳整理等方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通过浮力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两项:浮力问题与杠杆平衡问题。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多媒体演示)
置疑:阿基米德说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2、新课内容
(一)认识杠杆
让学生思考:课本上P184图10-1中的机械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学生总结它们的共同点(教师可适当引导):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从而总结出杠杆的概念: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板书)
(二)杠杆的“五要素”
(1)看图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形展示杠杆“五要素”,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五要素”)
(2)杠杆的“五要素”:(板书)
支 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动 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 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画力臂的方法(多媒体动画演示,便于学生理解画法)
①在机械中辨认出杠杆, 找出支点O;
②画出动力F1和阻力F2;
③画出力的作用线;
④过支点0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用大括号括起,标上L1、L2即为力臂。
(三)杠杆平衡
提问:什么是杠杆平衡?
探究实验:
1、用你手中的杆秤怎样称质量不等的物体呢?
2、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体怎样组成杠杆,并使其平衡?
学生小组讨论、归纳出结论: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或做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四)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提出问题: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
假想1:F1+L1=F2+L2
假想2:F1-L1=F2-L2
假想1:F1/L1=F2/L2
假想2:F1﹒L1=F2﹒L2
制定计划于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教师演示实验:课本P186“实验探究”。
(将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课本中设计好的表格里)
实验过程请学生思考:
①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
(作用是调节杠杆自身的平衡.)
②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实验结论:(学生讨论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板书)
即:F1 l1= F2 l2 或 F1/ F2= l2/ l1
教师问:现在同学们可以回答:阿基米德的话的根据是什么?你认为这可能吗?
(五)杠杆分类
多媒体展示各种杠杆,让学生想办法将其分类。
归纳:
(将归纳的结果填入设计好的表格里)
(六)我国古代的杠杆(教师简单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①捣谷的舂
②汲水的桔槔
3、归纳小结及学习过程评估(板书设计)
请同学对本节课内容作总结:
一、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