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L综合征概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VHL综合征 (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 Case1 Y0606934 F/31Y 主诉:餐后腰背部疼痛1月. 现病史:1月前餐后出现背部痛,当地医院CT及彩超考虑“胰腺多发性囊肿”,肾脏占位,未予治疗.既往曾于13年9月妊娠期间行超声发现“胰腺多发囊肿”,未予处理. 家族史:父亲,姐妹均患有“胰腺多发性囊肿”,妹妹于13年以“VHL综合征,胸髓血管母细胞瘤”行手术切除治疗. CT报告 胰腺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囊性低密度灶,较大者位于胰颈部,大小约为62.6*50mm,平扫CT值约为11Hu,囊肿内部可见分隔,部分较厚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 左肾下部可见外生性等密度影,皮质期强化,髓质期廓清。右肾可见囊肿无强化灶。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影。腹膜后未见异常增大的淋巴结影。 CT诊断:多囊胰腺可能;左肾下极富血供肿物,肾癌可能;右肾小囊肿. 结合临床考虑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 MRI报告 左肾中下部后侧见约16*14mm不均匀长和短T2、长T1异常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反相位未见异常信号减低;皮质期病变中度不均匀异常强化,髓质期及延迟期病变稍廓清。胰腺体积增大,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长T2信号,未见强化。 MRI诊断:左肾中下部后侧多血供结节伴坏死囊变、胰腺多发弥漫分布囊肿,考虑:Von Hippel-Lindau病;左肾癌(透明细胞癌)可能性最大。建议:头颅CT或者MRI检查。 MRI诊断:左肾中下部后侧多血供结节伴坏死囊变、胰腺多发弥漫分布囊肿,考虑:Von Hippel-Lindau病;左肾癌(透明细胞癌)可能性最大。建议:头颅CT或者MRI检查。 病理: (左)肾透明细胞癌,大小约为1.5*1.5*1cm,Furhman核分级2级,肾脏切缘未见癌。免疫组化:CD10(局灶),CK7(+),EMA(+),Ki-67(+5-30%) CD117(-),CK(+). 出院诊断:VHL综合征 左肾肿瘤:透明细胞癌 胰腺多发囊肿 简介 VHL综合征:林道氏综合症或家族性视网膜和中枢神经血管母细胞瘤病. 是一组多发的、多器官的良恶性肿瘤症候群,涉及脑、脊髓、视网膜、胰腺、肾脏、肾上腺、附睾等组织和器官. 疾病的发现 疾病的发现 1895年德国眼科医生Von Hippel发现具有家族特性的视网膜血管瘤. 1926年瑞典眼科医生Arvid Lindua报道了视网膜血管瘤合并小脑病变及腹腔脏器的病变. 1964年Melmon和Rosen首次将这种多发的家族性多发肿瘤综合征命名. 流行病学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罕见) 发病率1/85000~1/36000 65岁时外显率90% 患病子女50%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的差异. 患者中位存活年龄为49岁 病因学研究 由VHL基因突变引起 VHL基因属于肿瘤的抑癌基因 定位于染色体3p25-p26 临床表现 复杂多样性为其最显著的特征,同一家族不同成员常患有部位及组织学各不相同的各种肿瘤. 肾细胞癌是成年人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分为遗传性和散发性,在遗传性中,VHL综合征引起的最常见. 主要表现:视网膜母细胞瘤(50-60%)、脑血管母细胞瘤(60-80%)、肾细胞癌及肾多发囊肿(30-50%)、嗜铬细胞瘤(11-19%)、胰腺囊肿(30-65%)等. 最主要死因:CNS血管母细胞瘤出血、肾细胞癌及嗜铬细胞瘤引起的恶性高血压. 病理生理 表现为一系列病变,基本组成为两部分: 1.视网膜、脑干、小脑或脊髓的血管母细胞瘤. 2.腹腔脏器的病变(嗜铬细胞瘤、肾囊肿或肾细胞癌、胰腺的囊肿等). 临床分型(Maher分型) 根据VHL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两类: Ⅰ型:典型的VHL表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肾癌,不伴有嗜铬细胞瘤 Ⅱ型:Ⅰ型伴有嗜铬细胞瘤; 根据是否伴有肾癌将Ⅱ型又分为ⅡA(不伴有肾癌)、ⅡB(伴有肾癌)和ⅡC(只有嗜铬细胞瘤)三种。 影像学诊断 临床诊断标准: 一、有疾病家族史的:单发的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同时伴有嗜铬细胞瘤,肾癌、胰腺、附睾等部位损害之一的; 二、无疾病家族史的:至少有两个视网膜血管瘤或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或一个血管母细胞瘤伴内脏实质肿瘤。 Case2 Y0482415 M/69Y 05年因头晕、头痛行小脑CT检查,提示小脑肿瘤,术后病理示:小脑血管母细胞.术后恢复良好.14年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2个月,无血块,伴视力模糊,来我院肾脏MRI扫描。 患者父亲早年死于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