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研究
摘 要
樟子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防风固沙等作用,它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是我省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针叶树种。
樟子松是我县主要的固沙造林树种之一,樟子松育苗在我县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十几年
来,为探索在沙地培育樟子松苗木的技术,以便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经验,进行了反复实验。本文,主要从育苗地的选择、施肥与改土、种子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地的管理、苗期管理及越冬保护八个方面阐述了樟子松的育苗技术要点。
育苗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比较肥沃的沙壤土。肥料的种类从苗木生长情况来看,以施用猪粪的较好;施用溏泥、草炭、秸杆等有机肥料,能增强土壤蓄水、保肥、通气性能。种子选择主要采用当地母树中所采集的种子,种子处理以用雪埋法处理为最好,发芽率高,且埋藏方法简便易行,有利于适期播种。浇水要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期适量,追肥应先浇清水湿润苗叶,然后将稀释的肥料水浇于苗床上,再及时用清水冲洗,以防肥料附着于幼苗茎叶上,灼伤幼苗。病虫害防治采取“防重于治”为原则,做好种子处理,加强水肥管理则可减少或避免病害的发生,苗木的越冬保护以土埋幼苗最为安全。
通过对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的研究,实践证明,选择没有盐碱、粘重、不低洼,排水良好的土地,增施粪肥、河泥、草炭等,改善土壤的肥力条件及物理性状,做好种子处理,加强水分管理,采用埋土越冬等措施,沙地能够培育出优质壮苗。
关键词: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
前 言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分类松科松属植物,为常绿乔木,树高15-20米,最高30米。最大胸径1米左右。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片脱落。叶二针一束,稀有3针,粗硬,稍扁,扭曲,长5-8厘米。种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40℃—-50℃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针叶稀少、短小、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减少地上部分水分的蒸腾。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冠的表面,是生长较快的针叶速生树种,在我国天然分布主要在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
樟子松适应性强。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沙土上均能生长良好。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150-200年,有的多达250年。
樟子松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防风固沙等作用,它树干通直,材质良好,是我省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针叶树种。
提高种苗质量,再造秀美山川,林业要发展,育苗须先行。苗木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先壮苗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速生丰产的决对条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其在林业生产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和重要作用。
1 自然情况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气候分区属于亚湿润半干旱区,类型属于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风大且多,寒冷期长。土壤以风沙土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0%,地下水位2-5米,土壤的自然肥力很低,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不足7%,结构疏松,渗透力强,养分极易流失。地下水位2-3米。土壤PH值6.5—7.0,年降水量450—550毫米,多集中于7—8月间,冬季少雪,年蒸发量在15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5.7℃,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6.2℃,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5℃,植物生长期约为150天左右。春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瞬间风速可达32米/秒[1]。对春季播种及幼苗生长危害较大。植被为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植物区系过渡地带,原生植被已被破坏,人工植被面积占总面积的99%。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榆树、樟子松、油松、大扁杏、沙棘、锦鸡儿等[2]。
樟子松是彰武县主要的固沙造林树种之一[3] ,十几年来,为探索在沙地培育樟子松苗木的技术,以便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经验,进行了反复实验。实践证明,选择没有盐碱、粘重、不低洼,排水良好的土地,增施粪肥、河泥、草炭等,改善土壤的肥力条件及物理性状,做好种子处理,加强水分管理,采用埋土越冬等措施,沙地能够培育出优质壮苗[4]。
2 樟子松沙地育苗主要技术
2.1育苗地的选择
在彰武地区沙地上培育樟子松苗木,选择适宜的土壤播种或移苗是培育优质高产苗木的先决条件。根据樟子松苗木的先决条件。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物学特性,育苗地应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呈中性或微酸性,比较肥沃的沙壤土[5]。
前茬对樟子松苗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根据历年的苗木生长情况,凡是连作的苗木不仅生长健壮而且病虫害也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