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察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5.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大小 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它具有的特点是: 1)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2)细胞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3)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所有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跨膜运输,并非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3.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一植物的成熟细胞+未知浓度溶液 ,刚刚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 比较所用时间长短 判断溶液浓度大小(时间越短,未知溶液浓度越大) 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在培养过程中,水稻吸收水分及其他离子较多,吸收Ca2+、Mg2+较少,结果导致水稻培养液里的Ca2+、Mg2+浓度增高。 2.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异吗?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差异的。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 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吗? 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这样,这取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是有选择的。 具有普遍性。 细胞对离子吸收的选择性的原因 生物膜的特性: * * * * * *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 1.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 条件 (1)半透膜 (2)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玻璃纸、细胞膜、原生质层) (渗透压差) 从低浓度溶液到高浓度溶液 方向: 半透膜等于选择透过性膜吗? 半透膜是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分子直径小于“孔”)通过(如水分子),而较大分子物质(分子直径大于“孔”)不能通过(如蔗糖)的一类多孔性膜。半透膜包括物理性过滤膜(无生物活性,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和选择透过性膜(具有生物活性,如细胞膜、原生质层等),可以说“选择透过性膜属于半透膜” 1.水分子只进不出吗? 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水分子是进行双向运动的,我们只是观察由双向水分子运动快慢的差异所导致的液面改变。水分子进入的速率大于出来的速率,液面升高,当二者速率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 2.液面停止上升后,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吗? 内部(蔗糖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清水)浓度。 随着液面升高液注产生的压力逐渐增大使水分子向外出速率逐渐增加,同时由于内外溶液浓度差逐渐减小导致水分子由于渗透压向内进的速率逐渐减小,直到进出速率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 比较单位体积 0.3g/mL蔗糖溶液、0.3g/mL葡萄糖溶液的溶质分子数: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是指单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差 1.渗透作用原理解读(渗透装置如下图) (1)若S1浓度S2浓度,单位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_______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_____。 (2)若S1浓度S2浓度,则情况相反, 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_______。 (3)Δh达一定高度时,由半透膜进出漏斗的水分子数相等,渗透系统达到_________,液面不再变化。 多于 上升 下降 动态平衡 [关键一点] 在达到平衡后,只要存在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溶液浓度,且Δh的高低决定于起始S1与S2的浓度差。 2.“U形管”问题分析 (1)本节内容常见如图(或类似图)的装置:U 形管下部c为半透膜,a、b为不同溶液。 问题常包括: ①两侧液面的变化; ②两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 ③两侧吸水力的大小是否相等等。 (2)在分析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信息: ①两侧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谁大谁小。水分子由物质的量浓度小的一侧流向物质的量浓度大的一侧。 ②两侧溶液中的溶质是否能通过半透膜,若不能,则只是物质的量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若能,则先是物质的量浓度高的一侧液面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升高。 ③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液面差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溶剂由物质的量浓度低的一侧向物质的量浓度高的一侧扩散。 【知识运用】 1.有两瓶蔗糖溶液,一瓶10%,一瓶20%,可是标签掉了,请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将它们区分? 运用上述装置,在烧杯中加入蔗糖溶液A,在漏斗中装入蔗糖溶液B,观察其液面变化,若液面上升,则A是10%,B是20%;若液面下降,则结果相反。 2.如何证明淀粉和碘液哪种物质可以通过半透膜?请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烧杯内盛淀粉溶液 漏斗内 盛碘液 结论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施工组织设计汇总)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工程概况、施工准备.doc VIP
- 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施工标准化(第二册).pdf VIP
- 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pptx VIP
- 2025年中考数学---《一元二次方程之实际应用》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精品.pdf VIP
- 设计师在非正式合作城市开发项目中的参与及角色分析——重庆黄水镇地产项目为例.pdf VIP
- 小学生吸尘器课件.pptx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刍议基于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施工.pdf VIP
- 大学语文——特洛伊_赫克托耳之死.ppt VIP
- 儿童保健:儿童生长发育规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