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_new重点分析.doc

2012-2013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_new重点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洪水学区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少先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校教育发展原则,依照学校本学期整体工作计划,从学校工作和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要作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为核心内容,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落实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不断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思想、民族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我学区少先队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转变观念,热情服务,稳抓常规,追求创新,体验为主,精细管理,讲求实效。 三、主要目标 1.围绕学校创建的办学目标,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线,以革命传统教育、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为重点,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校、爱人、明礼的教育。 2.指导学生开展学生自管、自治工作,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为繁荣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和主题活动,每月确定主题,精心设计系列活动,发挥活动过程本身的育人功能。 3.把养成教育有机渗透到各教育活动之中。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做到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4.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礼仪校园”、“书香校园”、大力营造“以德治校”氛围,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为提升学校管理品味再作贡献。 5.学生行为文明化,协助做好安全工作,确保安全事故为零。安全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职工都要有安全防患意识、做到“人人学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能安全”、确保校园内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确保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出安全问题。 四、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注重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开展以“学会走路学会关爱 学会生存 学会读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并把道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方针,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多种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建立健全少先队制度,确保队活动的有序开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民乐县2012年少先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学校按时制定好《少先队大队工作计划》、《少先队中队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制度建设,本学期学区将进一步完善和制定《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作职责》,各校要建立完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工作职责》、《少先队大队工作制度》、《少先队中队工作制度》,确保队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要以体验教育为载体,结合《开学第一课》、庆国庆等,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感而发。 3.结合本学期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迎国节、庆元旦、12.9运动等主要纪念日和活动,开展以“不忘国耻、振新中华”、“爱我中华、爱我家乡”、“民族精神代代传”的系类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三)加强养成教育 积极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1.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讲究公共卫生,包括不随地大小便(有的孩子在厕所的地上、水池里小便),不乱抛纸屑;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动捡起,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在草皮上爬行,衣服要保持清洁。进校佩戴红领巾,学会自己洗抹布;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书桌,不在桌椅、墙壁上随便刻画;知道值日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又快又好。 2.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仔细观察、质疑发问、勤查工具书、定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独立自主的完成作业,做到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文字,力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找他人代写作业;上自习课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学习。上课有良好的坐姿,不可半躺在椅子上,蹲在椅子上、趴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听课。 3.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知道基本的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