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美育唤醒活泼人生.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育唤醒活泼人生

美育唤醒活泼人生   摘 要: 面对传统知识教育和当下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中小学生的精神负担过重,人格的和谐发展面临困境。美育作为一种心灵的教育,对提升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美育在唤醒人的活泼天性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分析和阐述,为进一步解决学业负担下学生和谐人格的形成提供另外一种思考路径。 中国论文网 /9/view-7226998.htm   关键词: 美育 人格养成 思考路程   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措施,包括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等等。《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美育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美,李泽厚认为:“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将美学观点引入教育领域从而最早确立美育的独立地位的是德国美学家席勒,在他看来,美育的实施有助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而理想的人格就是既有统一的理性,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充满力量,又温柔;既有理性的成年性,又有想象的青年性。正如北京大学叶朗教授所言:“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使自己感受到一个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   实际生活中,一提到美,人们不禁会联想到艺术,想到艺术家。艺术家所特有的优雅沉静的气质往往得力于艺术对人的陶冶作用。艺术熏陶能够塑造和谐的人格,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国家重视实施美育的根本原因所在。正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的那样:“在过去,艺术以绘画、音乐和诗的形式感动了整个人类,而人又通过艺术认识到自己当下的超越层面。”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则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   二、学校美育缺失现状   看一看现在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很难让人联想到“朝气蓬勃”这样的字眼,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让学生愁容满面、苦不堪言。可以这么说,青年一代是所属时代的形象代言人,反映了所属时代的精神面貌。想当年梁启超作《少年中国说》何其酣畅淋漓、锋芒毕露,青年毛泽东则尽显书生意气的豪情与洒脱,透过他们,足以让我们窥见那个挥洒着激情、飘扬着理想的年代。然而,反观现在的青年学生,其精神面貌着实令人担忧。   美育从其本质上可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方。美育教育在缓解学生压力、陶冶情操方面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使其实施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蔡元培看来,只有追求“知识与感情的调和”,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美育正是为实现高尚的人生价值而设立的。因为所谓美感,其实是一种个人内在的价值体验。同时他指出,科学和艺术虽然不同,但是,不仅各种科学上都有可以应用艺术眼光的地方,而且如果仅仅钻研科学而废弃了艺术,那么这个人就容易趣味和创造力低下,人生没有活力。他接着说:“防这种流弊,就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就是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   这里要强调的就是蔡元培所谓的“勇敢活泼的精神”,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毛主席为抗日军政大学所提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风。现在,依然有不少中小学班级将其张贴在黑板上方作为班风班训时刻提醒学生。然而,走进班级就会发现,这八个字只部分作用在学生身上,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紧张而认真,回答问题时严肃而庄重,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而那种在有序状态下的活泼感却很难看到。就这种现象,梁漱溟的看法对我们极富启发性,“我们办学的真动机,就是因为太没有人给青年帮忙,听着他无路走,而空讲些干燥知识以为教育。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生活,而领着他去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活泼两点,实为根本重要;至于知识的讲习,原自重要,然固后于此”。   三、美育实践及其展望   想要唤醒青年人活泼的天性,美育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与“功利”二字划清界限。朱光潜先生一再强调:“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艺术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过于急功近利会大大破坏儿童们那种自发地爱美、爱艺术的天性,使审美世界成为一个对他们来说只在理智上认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