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望射天狼-中国弩为何盛极而衰
西北望射天狼:中国弩为何盛极而衰
弩,生于中国,也是一种经典的中国武器。用于战争的弩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楚国,是中国在世界军事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战国中后期,七国的军队已普遍装备铜制强弩。弩的拉力、射程和威力一般都比弓强,但由于拉力过强引起的上弦速度慢,导致弩的发射频率远低于弓。
中国论文网 /4/view-7245327.htm
宋弩的辉煌
经过后世千余年的发展,两宋时期的弩无论在性能、规模和技术上都登峰造极。宋朝对北方(半)游牧国家连年征战,弓弩的大量需求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北宋弓弩院每年制造角把弓等1650多万张,各州作坊制造黄桦、黑漆弩等620多万张。宋朝弓箭生产效率极高,平均7人用9天能生产8张弓,3人2天制作150支箭。宋弩兵在军队中的比例也是秦代以来最高。《宋史“(北宋)诸路禁军近法以十分为率,两分习弓,六分习弩,余两分习枪、牌。”弩兵比例六成,弓弩手合计已至八成,从两宋军队平均情况来看,弩兵的比例在五成左右。
宋神宗时期(1067年-1085年)问世的、可以单兵操作的神臂弩是北宋最知名的良弩,其有效射程可达367米。同时期欧洲最好的单兵十字弩射程不超过140米,英法百年战争中锋芒毕露的英国长弓的有效射程在228米左右,最接近神臂弩的是蒙古人使用的复合反曲弓,有效射程在320米左右。南宋时期,单兵弩射程更进一步。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制成的克敌弩射程可达520米,对付女真人的铁甲骑兵效果颇佳,“每射铁马,一发应弦而倒”。但弩的特性是射程越远,所需拉力越大,越不易操作,因而发射越慢。当然射程越远,精度也相应越低,不过大规模交战,精度下降并不影响高密度箭网的杀伤效果。
古代重骑兵通过300米的距离大概只需要40秒,轻骑兵仅需20秒,如此短的时间,弩箭可能只射出一两只,很难对敌军实施连续打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战中可以兵种协同或者弩箭轮番发射。前者的方式是:敌军位于500米左右时,大型强弩率先发难;300米处,神臂弩出招;距离150米以内,小型臂张弩与弓齐射。后一种方式则把弩手分成三组,如北宋官修的一部军事著作《武经总要》所说的“张弩人” “进弩人” “发弩人“,实施轮流射击, 也能一定程度弥补弩箭发射的缓慢。
另外如果排兵布阵时间充足,弓弩手组成一个扇形攻击网,从左右两侧交叉射击。这样的立体防御体系下,前、左、右三方以及直射结合抛射的多角度持续打击,大大强化了弓弩的杀伤效果。如果骑兵突破箭网冲锋至阵前,弓弩兵防御能力较差,一般会在周围安排步兵保护。
弩对于北宋的重要性在“君子馆一役”(宋辽之间的一场战役)有充分体现。公元986年12月的河北天寒地冻,契丹军队发起凶猛冲击,本为宋军杀敌利器的强弩因寒冷无法使用。辽军愈战愈勇,增援部队相继而至。几万宋兵力战不敌,全军覆没,主将刘廷侥幸逃脱。1081年,趁西夏内乱,北宋分兵五路大举西征。李宪率领熙河军曾与西夏军隔河对射,一时间箭矢漫天飞舞。北宋强弩的优势明显,西夏人连夜逃走,撇下600多具尸体和几百匹战马。名将刘昌祚统率泾原军,多次运用神臂弩弩兵成功压制战胜过契丹人的强悍西夏骑兵。
用于攻守城的“床弩”(可发射大量弓箭的“战车”)在北宋也高度发达。床弩的出现不晚于东汉,北宋的重型床弩发展到由三张复合弓组合在床架上,号称“三弓八牛床子弩”,绞轴张弦就需要100人以上,所射之箭巨大如标枪,射程可达1500米以上,这是冷兵器时代最远的射程记录。除了发射单支的巨箭,床子弩也可一次发射数十支箭,世人谓之“寒鸦箭”。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宋真宗亲临澶渊城督战。城外辽军指挥官萧挞凛的旗号被发现,宋军床子弩的数十支弩箭呼啸而出。萧挞凛身中六箭毙命,辽军士气大受打击。最终北宋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两国维持大致和平百余年。
1131年的和尚原战役,南宋军队于五月和十月多次以少胜多击败金军。和尚原位于陕西宝鸡南部,地势复杂,路狭多石。宋军占据高点扼守险要,金军无从发挥骑兵优势,不得不“舍马步战,自下仰攻”。南宋主将吴?d指挥神臂弩部队居高临下轮番射击,将弩的优势发挥到极致,箭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是役,金军主帅兀术中箭,军队损失过半,南军“获铠仗数万,俘首领及甲兵以万计 ”。
骑兵不可或缺
弓弩在守城攻城战和有利地势下能发挥出最佳效果,在野战中的速度与灵活却远不及骑兵。同样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作战,两汉和唐朝都建立起强大的骑兵,为何两宋面对西夏、辽、金和蒙古,却高度依赖弩兵,骑兵付之阙如?
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北宋立国之初适合养马的西北地区已被西夏夺取,北方的马匹也曾遭到契丹大规模劫掠。北宋政府虽也效法汉唐时国家养马的做法,然而效果不彰。宋真宗咸平时期马匹数量20多万,是北宋的最高水平,不但与汉武帝时的40万匹相差甚远,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