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ok精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因工程;1;将军的错爱;“黄色小报”;键盘;鼠标;人性化工具;1;简单定义: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人因工程学的内容;静态和动态测量;疲劳;疲劳的测定方法;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空间设计的意义;作业空间设计的内容;高低温;照明;眩光;企业照明;噪音;噪音的控制;振动影响视觉和机动性能;色彩对生理的影响;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室内设计色彩;室内设计色彩;工厂车间内部环境色彩;工厂车间内部环境色彩;工厂车间内部环境色彩;空气污染;1;设计工具、工作站、工作方法、工作环境以符合人的能力; 增进使用方便性 减少错误或不安全 确保安全 减轻疲劳与压力 增进舒适感 让使用者更能得心应手 激发感觉满足;1;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与作用;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与作用;【案例】西安杨森包装车间人因分析;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与作用;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与作用;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的与作用;1;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原理;人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人因工程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为失误: 误动作、误判、应动未动、不应动而动、视而 未见、训练不足、技术不纯熟。 照明 振动 其他 ;生产线作业人员;重复、长时间、不自然的姿势下,收缩造成肌腱、腱鞘、韧带、 神经及肌肉的拉伤或磨损,一般常发生在肩膀、颈部以及上肢等部位。; 工作环境 过度施力 不自然的工作姿势 重复性工作 无适当的休息 ;酸 痛 麻木或失去知觉 肌力减退或工作能力衰退; 背部 背部肌肉拉伤 椎间盘变性;1、是否有不必要的停滯 2、搬运的次数是否太多 3、搬运的距離是否太长 4、搬运的方法是否有问題 5、是否能同時实施加工及检查;动作及动作分析法 定义:由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所组成的行动、行为称之为“动作”。;基本动作分为以下三类: Ⅰ: 作业进行时必要的动作; Ⅱ: 使第1类动作推迟进行的动作; Ⅲ: 没有进行作业的动作。;1、第1类动作 为了进行作业,对作业对象如零部件、材料、夹具、工具等进行提取、使用、加工、组装等实际作业,以及作业完成之后的必要整理。包括以下动作: ⑴空手 ⑵抓 ⑶搬运 ⑷调整角度 ;2???第2类动作 ⑴寻找 ⑵发现 ⑶选择 ⑷考虑 ⑸准备 ;4.2、基本动作分析的改善要点 一旦完成基本动作分析,接下来就要根据分析的结果找出问题的要点,也就是要发现动作中存在的不经济、不均衡和不合理现象。;;1;;原则;;;;动作分析法的改善实例;;;;1、员工装配时为拿取零部件需来回走动6步;2、员工拿取定扭工具需跨两步;分析: 1、能否让员工在左右一步以内拿到工件? 能否杜绝弯腰动作? 2、能否不需跨步,伸手就能拿到工具?;1、搬运的定义 1.1生产现场和运输业的搬运 1.2搬运和停滞 2、改进搬运方式的目的 2.1改进搬运方式的目的 加工会使产品增加价值,而搬运是不会增加价值的。 ;2.2 搬运的原则 原则1:达到有效应用化 原则2:自动化 原则3:消除待料停工和空搬运 原则4:缩短移动通路距离,并使之简单化 原则5:一般性原则 ;2.4制定对策(考虑改进方案);3、搬运分析 3.1搬运路径分析 3.2搬运工序分析 3.3搬运活性分析 4、布置 布置(lay out)是常用术语,简单地说就是设备配置。为高效率地进行生产、需高效系统的布置必须的机械设备、综合配列原材料、零件仓库、检验场所、货物的出入口等,以达到人和物流顺畅的目的。搬运管理良好与否,对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起着重要的作用。;4.1布置原则 ⑴统一原则 ⑵最短距离原则 ⑶物流通畅原则 ⑷利用立体空间原则 ⑸安全满意原则 ⑹灵活机动原则 ;如图:通过滑槽将各种设备串联起来可以起到降低在制品数量、减少搬运、停滞浪费的作用;2、装配转向节需跨一步、转身两次、弯腰一次;每次用于搬运的时间平均需2.5秒 能否不需要搬运而一步到位? 1、将工位器具向内缩40厘米,伸手即可拿到工件, 减少搬运距离; 2、改进工位器具或踏板避免弯腰动作; ……………;极端设计 可调设计 平均设计 ;站姿工作站规划与设计;人为失误 误判 视而未見 误动作 应动未动 不应动而动 训练不足 技术不纯熟 ;;1;人因工程的应用;2. 整理人因工程问题点并制定改善对策,效果追踪:;3. 改善完成后进行改善前后对比分析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