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 第七章 民事诉讼证据 证据法定分类与证据规则 研究性学习 最古老的考题——证据属性的考察 某银行被盗,侦查机关将沈某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在进行警犬辨认时,一“功勋警犬”在发案银行四处闻了闻后,猛地扑向沈某。随后,侦查人员又对沈某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论显示,只要犯罪嫌疑人说没偷,测谎仪就显示其撒谎。关于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警犬辩论和心理测试结论(cps多道心理测试)均可 B.警犬辨认可以,心理测试结论不可以 C.警犬辨认不可以,心理测试结论可以 D.警犬辨认和心理测试结论均不可以 证据种类——书证与物证 1. 物证与书证的最主要区别? 2.司考课堂 公安机关在一盗窃案现场收集犯罪嫌疑人张某书写的一张字条,收缴了被盗电视剧录像带、DVD光盘、书籍等,被盗超市提供了被盗物品清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字条是书证 B.电视剧录像带和DVD光盘是物证 C.收缴的被盗书籍是书证 D.被盗物品清单属于证人证言 畅想:案发现场的一封信怎样既成为书证又是物证? 3、侦查人员在杀人案件现场收集到一封信和一张字条,信的内容与案件无关,但根据通信对方的姓名和地址查出了犯罪分子。字条的内容也与案件无关,但根据笔迹鉴定找到了字条的书写人,从而发现了犯罪分子。对于本案中的信件和字条属于何种证据种类,下列表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信件是物证,字条是物证 B.信件是物证,字条是书证 C.信件是书证,字条是物证 D.信件是书证,字条是书证 证据种类——证人证言 1.证人的资格 《刑事诉讼法》第60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 对证人能否辨别是非、能否正确表达,必要时可以进行审查或者鉴定。 《高院解释》第75条:处于明显醉酒、中毒或者麻醉等状态,不能正常感知或者正确表达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 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 * 注意: (1)单位不能作证人 (2)证人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指定性 (3)证人不得担任同一案 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辩护人、代理人。角色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作为证人。 (4)见证人不是证人 见证人:依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办案人员要求对诉讼中的一些基本法律行为进行见证的人。 《高院解释》第67条 第六十七条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刑事诉讼活动的见证人: (一)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具有相应辨别能力或者不能正确表达的人; (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 (三)行使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等刑事诉讼职权的公安、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其聘用的人员。 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由符合条件的人员担任见证人的,应当在笔录材料中注明情况,并对相关活动进行录像。 司考课堂 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 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 B.李某逼我去抢的 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 * 2、证人出庭作证义务 《刑诉法》第187条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人民警察就其执行职务时目击的犯罪情况作为证人出庭作证,适用前款规定。 脑筋急转弯 这时人民警察是案件的侦查人员吗? * 强制出庭作证 《刑事诉讼法》第188条 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刑诉解释》第208条:强制证人出庭的,应当由院长签发强制证人出庭令。 * 3.证人保护 《刑事诉讼法》第62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三)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四)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五)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5 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任务单(学生版).docx VIP
- 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考核标准.pdf VIP
- 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工程 第四章.ppt VIP
- 动物诊疗管理制度十项制度宠物医院管理制度.pdf VIP
-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资料收集清单(发给县里)(2)(1).doc VIP
- 技能鉴定-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叉车司机)初级真题库_4.docx VIP
- 2024年6月英语四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VIP
- 高年级学生读本第11讲国家安全就是头等大事《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都是主角》教学设计.pdf VIP
- 典型压力容器损伤模式识别【98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