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课件
* * 第二章 国际贸易利益 第一节 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利益 一、解决社会再生产的继续 生产 分配 交换 消费 贸易表现为一种国际间的交换,一种国际间的相互需求 二、实现社会产品的价值 C + V + M 原材料、资本、土地投入 工人工资 剩余价值、企业家才能报酬 社会产品价值的实现在流通领域,即交换过程中实现 1、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外国市场实现本国产品价值) 2、对外贸易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 3000元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生活 电影 一月手机费 一箱汽油 哈根达斯 一斤瘦猪肉 巨无霸套餐 三居室租金 奔驰E-320 新片:80~120元 8USD,学生7USD,老人5USD 300元 50USD 300元 30USD 60元 4USD 15元 3USD 20元左右 4USD 2000元 1000USD 980000元 50000USD 中国 美国 三、对外贸易有利于成本降低 1、利用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形成专业化分工,降低生产成本。 2、追求机会成本 四、利用生产要素优势,增加要素种类 1、H-O理论 一国出口资源丰富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源缺少密集型产品。 2、生产要素互补 (1)钱纳里两缺口模型 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H·B钱纳里等提出的,用以分析发展中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和进口大于出口的一种经济模型。 Y=C+I+G+X Y=C+S+T+IM I+G+X=S+T+IM 如G=T I-S=IM-X,I〉S(储蓄缺口)——IM〉X(外汇缺口) 其解决办法是引进外资,以刺激出口,提高储蓄水平,达到国民经济均衡的目的。 (2)有利于解决技术落后状况 A 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B 贸易过程中产生技术外溢(加工贸易) 五、接受国际经济“传递” Yb Ya Ya为A国产量,Yb为B国产量,当A国产出增加时,A国收入上升,对B国产品需求增加,通过贸易,B国的收入也会上升。 (德国战争赔款问题) 六、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发动机)” 1、收入效应(不是每个人的收入增加,一国总收入增加) 2、资本积累效应 3、替代效应 4、收入分配效应(易产生二元经济,东西部差异) 第二节 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利益 一、提高利润率 1、通过外贸降低生产成本 进口廉价原材料C,使成本下降 通过要素流动,工资V下降(移民问题) 2、资本直接输出(FDI),跨国经营使得利润率上升 3、通过对外贸易形成垄断,提高企业利润率(PG)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 1、引进先进的技术 2、参与国际分工,专业化生产 3、吸引高科技人员 4、示范作用 三、形成规模经济(丰田公司) 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国民利益 一、满足需求偏好 1、需求相异理论(需求不同,产生贸易,互通有无) (1)造成需求相异的原因 A 生活地理环境不同 B 偏好不同 C 收入差距(恩格尔定律)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