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 - psychiatric1.tcu...pptVIP

臨床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 - psychiatric1.tcu...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臨床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 - psychiatric1.tcu..

第一章 精神醫學與護理的發展 講師:馬玉琴 2006.09.21 西方精神醫學簡史 1.上古時期(超自然期) 2.希臘羅馬時期(自然期) 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提倡液體學說 柏拉圖(Plato)為法律精神醫學的先驅 3.中古黑暗時期(魔鬼期) 4.文藝復興至十八世紀(人道主義改革期) 畢乃爾(Phillipe Pinel)-精神醫學的第一次革新運動 西方精神醫學簡史(續) 5.十九世紀至現階段 克雷佩林(Emil Kraepelin)創立「描述性精神醫學」 此期發展的病因理論:格雷辛爾、諾格契、佛洛依德、思格爾 西方精神醫學簡史(續) 5.十九世紀至現階段(續) 此期治療方式的發展: 希區(Samuel Hitch) 塞克(Sakel)創胰島素昏迷療法 梅德納(Meduna)創電氣痙攣療法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精神醫學第二次革新運動 西方精神醫學簡史(續) 5.十九世紀至現階段(續) 瓊斯(Maxwell Jones)推行治療性社區,促成社區心理運動,此為第三次革新運動 ※去機構化運動 目的:縮短住院日期,推廣非機構化的醫療服務 ※機構化:指病患長久住院與社會隔離,病情及生活能力退步出現依賴被動退縮過份服從權威等症狀 ※生物醫學發展在二十世紀70年代此為第四 次革新運動 中國精神醫學簡史 1.遠古至春秋 2.春秋至隋唐時期 3.唐宋以後的發展 精神科護理發展史 1.監禁式護理 2.管理式的護理- Hitch聘用受訓練的女性人員照顧精神病患,創精神科護理之先河 南丁格爾 Linda Richards 精神科護理發展史(續) 3.描述性護理-由協助病患處理日常事物擴展至觀察病患的症狀與行為 4.肌體性護理 5.精神動力護理 6.整體型護理 台灣精神醫療與護理現況 1.行政院衛生署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由1985至2000年,以「發展積極醫療復 健,減少消極收容養護」為政策 2.精神醫療現況與困難- 精神醫療復健設施不足 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精神醫療專業人力不足 社會整體價值觀 台灣精神醫療與護理現況(續) 3.精神科護理人員在醫院- 社區醫療的功能與角色定位 第一級預防-以社區為中心,護理人員角色為 指導者、教育者與協助者。 第二級預防-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 ,護理人員角色為醫療諮詢者、個案管理者與危機處理者。 第三級預防-降低疾病殘留症狀與障礙,護理人員角色為復健協助者與後續服務者。 社區心理衛生之基本概念 主要在滿足社區成員心理健康的需求,其服務焦點在於預防工作上,對象為社區中全體居民,進行方式是團體方式 民國83年,衛生署實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工作內容涵蓋去機構化醫療、擴大辦理精神病患醫療補助、推展精神病患社區復健、普及心理衛生、編列公立療養院預算及籌建醫療網 社區心理衛生之工作範圍 1初級預防透過各種宣傳、衛生教育及諮商,提供社區民眾精神衛生保健及正確概念,預防或降低社區內精神疾病的發生率,如:生命線 2次級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如:短期住院機構、門診、急診 3三級透過復健治療幫助長期或病情已穩定者降低疾病所導致之退化或殘障程度,如:庇護工廠、中途之家、復旦之家 第二章 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 講師:馬玉琴 臨床精神科護理的基本概念 根據`美國護理學會(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ANA)的精神科護理委員會所發表的精神科護理之定義中言及:『精神科護理是一門有目標的研究人類行為理論之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目的在預防及治療精神方面的障礙,以期提昇社會、社區及個人之精神、心理狀態至最佳境界。』 精神科護理的目標 精神科護理的獨特性乃特別重視與強調人際關係技巧的互動過程,以達到治療性目標,幫助精神病人發展較正向的自我概念、信賴人的人際關係及具生產性的社會角色。 精神科護理臨床運用之模式 心理分析模式(psychoanalytical model) 人際關係模式(interpersonal model) 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存在主義模式(existential model) 溝通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 行為模式(behavioral model) 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 護理模式(nursing model) 精神科護理臨床運用之模式(續) 心理分析模式(psychoanalytical model) 依據佛洛伊德(Freud)之心理分析治療理論發展而來。 運用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和夢的解析(dream anal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