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考点练习题3.doc
伟大历史性转折及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选择题
1.(2010·兰州模拟)胡绳同志曾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地位,可以说,跟民主革命时期的遵义会议可以对比,可以相同。”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
①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阶级斗争上来的战略决策 ④决定进行拨乱反正
A.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09·福建高考)下列关于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 )
①始终开放的经济体70年代经济波动最大②始终封闭的经济体多数时期经济呈现负增长
③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包括美国和欧盟④本图所涉及的经济体不可能包括中国
A.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 )
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完成了土地私有向公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
4.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5.(2010·重庆模拟)右图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拍摄的是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节那天群众游行的一个场景。人群中打出的横幅,实质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
A.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B.希望“文革”早日结束
C.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拥护D.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和信心
6.从图1到图2的变化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
A.人民的生活环境改善B.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D.深圳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8.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其中属于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是( )
A.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这里所说的中国的新面貌“新”在( )
A.中国与美国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国实行了对外开放
C.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D.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0.1956年6月,毛泽东作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下列建设成就与“高峡出平湖”实现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武汉长江大桥落成 B.兰新铁路建成通车
C.胜利油田建成投产 D.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二、非选择题
1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国内生产
总值(亿元) 国家财政收
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
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
尔系数(%) 1978 3 645 1 132 57.5 67.7 2006 218 071 39 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水平。
材料3: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材料4: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1)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结合材料1加以说明。(2)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依据材料2、3、4概括改革给中国带来的变化。答案:12.汶川大地震使中华民族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她强大的凝聚力。为此有同学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复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提示,完成这一探究任务。
下列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历程,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生中国的雏形。”
材料3:“21世纪始于1978年”,这是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的断言。因为那一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