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神思要点解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神思——鲁迅的科学观 一、“科学”何以成为问题? 鲁迅关于科学的论述,集中在他早期的几篇古文论文中:《中国地质略论》(1903)、《说鈤》(1903)、《人之历史》(1907)、《科学史教篇》(1907)、《文化偏至论》(1907)、《破恶声论》(1908)。其中论述最完整也最充分的是《科学史教篇》。 鲁迅为什么会对科学问题如此关注?主要是有感于清末以来国人对于科学存在中种种错误理解,它们妨碍了对于西方现代科学的真正理解和接受。其中影响最广的一种错误理解是出于富国强兵的急切目的而把科学看做是“器用”,从而滋长出一种实利至上的功利主义心态。 甲午战败,他们自以为觉悟了,于是要“维新”,便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看《学算笔谈》,看《化学鉴原》;还要学英文,学日文,硬着舌头,怪声怪气的朗诵着,对人毫无愧色,那目的是要看“洋书”,看洋书的缘故是要给中国图“富强”,现在的旧书摊上,还偶有“富强丛书”出现,就如目下的“描写字典”“基本英语”一样,正是那时应运而生的东西。连八股出身的张之洞,他托缪荃孙代做的《书目答问》也竭力添进各种译本去,可见这“维新”风潮之烈了。(《重三感旧》,收入《准风月谈》) 《科学史教篇》旨在通过对西方科学发展历史的概述,阐明科学的真精神以及科学在社会中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在澄清国人对科学的种种误解的同时,批判晚清以降从洋务派到维新派乃至革命派对科学所持的那种舍本求末的功利主义态度。其中吴稚晖代表的庸俗、粗鄙的唯科学主义(scientism)是鲁迅主要批驳的对象。 吴稚晖的言论 科学公理之发明,革命风潮之澎涨,实十九、二十世纪人类之特色也。此二者相乘相因,以行社会进化之公理。 足以当教育之二字之名义者,惟有理化机工等科学实业也。以彼皆曰促新理新机之发明,造成世人之幸福,使世界进化者也。 以为居此人境,止有物质;并无物质以外之精神。 二、何谓“科学”?——鲁迅的科学观 二十世纪的科学哲学对“科学”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派: 1、归纳主义。科学就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观察、实验,归纳、推理,是科学的基本方法; 2、证伪主义。科学是可以证伪的理论,科学的可证伪性使得它得以不断发展,演化为系统的知识体系; 3、结构主义。科学是一套理论结构,即范式,在特定的时期,科学共同体都会接受并采用一个共同的科学范式。 观于今之世,不瞿然者几何人哉?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较以百祀前之社会,改革盖无烈于是也。孰先驱是,孰偕行是?察其外状,虽不易于犁然,而实则多缘科学之进步。……实益骈生,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 尔时诸士,直欲以今日吾曹滥用之文字,解宇宙之玄纽去之。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于肤廓,方诸近世,直无优劣之可言。 世有哂神话为迷信,斥古教为谫陋者,胥自迷之徒耳,足悯谏也。 盖神思一端,虽古之胜今,非无前例,而学则构思验实,必与时代之进而俱升,古所未知,后无可愧,且亦无庸讳也。 在汉语中,“神思”这个词最早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一般把它理解为“形象思维”。但在鲁迅这里,“神思”的含义要复杂得多。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里面也屡屡提到“神思”和“神思新宗”,而所谓“神思新宗”,大抵相当于西方的浪漫主义,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在浪漫主义的思想脉络里,“神思”可理解为“创造性的想象”,这种“创造性想象”是一切人类精神活动都离不开的基础。 在鲁迅那里,“神思”还包含着“理想”的含义。 文章中有不可缺者三状,具神思(ideal)、能感兴(impassioned)、有美致(artistic)也。(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曁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 “神思”大致可理解为有着伦理关怀的创造性想象,它是一切人类精神活动的基础。 “神思”和“学”是作为两个相区别的概念而提出的。“神思”是包含着理想好伦理关怀在内的创造性想象,而“学”即一般意义上的近代科学,“构思验实”即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来验证。 “神思”和“学”的对举表明,在鲁迅看来,真正的科学不能被简化为知识活动,而必须包括“神思”。 阿拉伯科学与希腊罗马科学之区别: 希腊罗马之科学,在探未知,而亚剌伯之科学,在模前有,故以注疏易征验,以评骘代会通,博览之风兴,而发见之事少,宇宙见象,在当时乃又神秘而不可测矣。 指出这一区别,意在强调“探未知”是科学的真精神,也就是说科学不能被等同于科学知识。 在中世纪,科学虽受宗教压抑,但社会精神也受到宗教的洗涤,“熏染陶冶,亦胎嘉葩”。中世纪在科学观念上的一个贡献是将科学和道德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