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八下)要点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到民间采风去 制作、执教者: 涪陵区江北实验学校 郭金伟 开放的涪陵 渗透着古巴国历史传承幽香,洋溢着浓郁现代文明气息,三峡明珠--涪陵,邑枕长、乌两江,素为乌江流域物资集散地,有渝东南门户之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榨菜之乡”。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为古巴国故都,自唐代以来一直为州、县治所在地。1995年12月设地级涪陵市,1998年由四川省划归重庆直辖市,设重庆市涪陵区。全区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辖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私营经营示范区和4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14万,主城区常住人口33万。 一、涪陵特产 (一)涪陵榨菜 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因为它茎部有膨大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羊角,有的更像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从原料到成品一般要经过13道工序,即选择菜头、菜头切块、搭菜架、穿菜、晾菜、第一次盐腌、第二次盐腌、淘洗、榨除盐液、挑菜筋、第三次盐腌并加辣椒香料、装坛、封坛口。30年代以后合并为10道工序,即选菜、晾菜、下架、腌制、修剪、淘洗 、拌料、装坛、封口。 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雇有资中人邓炳成。他才是涪陵榨菜的创始人。 二、涪陵红心萝卜 涪陵红心萝卜,又名胭脂萝卜,是涪陵三大特产之一,曾为贡品。主产涪陵,邻近县市多有栽培,四川、贵州也有生产。红心萝卜抽苔晚,不易糠心;耐寒、较耐热、耐储运、不耐涝,抗病力较强。其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B2含量比白萝卜高。肉质根近葫芦形、少数圆柱形,组织致密,约有辣味,质脆嫩。心皮全红,含花青素多,易溶于水,适宜加工。以其为原料制作的泡菜、酱腌菜及宴席雕花、工艺菜,色泽艳丽、清香爽口。可提取天然食用红色素,安全无毒,其提取技术已试验成功,并获专利。 三、涪陵水牛 涪陵水牛体型较大,体躯略短,前胸开阔,背腰宽平。被毛多为青色与黄褐色,个别有芦花色和白色,稀乏薄皮有光泽。头方正,嘴粗短,角呈八字或盘型。四肢粗壮,蹄黑色,多呈木碗型,也有剪蹄和踏蹄。尾根粗、尾细长。 四、涪陵油醪糟 涪陵油醪糟诞生于1799(清代嘉庆四年)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色乌黑油亮,其香荡气回肠,其味甜润爽口。油醪糟集核桃、花生、黑芝麻等于一身,营养价值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既营养又好吃的涪陵特色小吃。 二、涪陵风景区 (一)雨台山风景区 雨台山位于长江乌江交汇的涪陵城东12公里,距重庆主城119公里,是以易文化的天人合一为灵魂,以祈雨文化体验为特色,以养生度假为主题,兼具观光休闲、会议康体等功能的综合型旅游区。 雨台山南起乌江,西北起长江,东临紫炉溪,三川汇聚。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在南端有一山脊与外相通,史称走马岭,是历史上有名的涪彭驿道。旅游区内地势平缓,苍松蔽日,翠竹遍野,四季鲜花盛开,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形成天然的“森林氧吧”。坐观两江汇流,鸟瞰涪陵全貌,一览涪州八景(群潴夜吼、荔圃春风、黔水澄清、白鹤时鸣、松屏列翠、桂楼秋月、鉴湖渔笛、铁柜樵歌)。景区有名的景点有祈雨坛、活菩萨 、观音岩石花、星月湖 、硐弯古砦 等。 (二)白鹤梁景区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这道天然石梁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梁上石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前,现存题刻165段(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凡三万余字,主要分布在220米的中段石梁。 白鹤梁题刻记载了自唐迄今1200年间72个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水文科学价值。古人以石鱼为水标,以鱼眼作为测量水位的标准,这与现代水文站设立“水尺零点”的原理相同。题刻集历代名家文学、书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誉。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文物保护中,白鹤梁系最重要的保护项目,为此先后提出了七个保护方案,2003年至2009年,国家采用了“无压容器”方案对题刻进行原址水下保护。工程历时7年,耗资2.1亿,最终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遗址博物馆。 (三)大木花谷 2006年在涪陵区大木乡建立重庆天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租用土地近万亩,并进行了整体规划。带动当地农户整改土壤结构,按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种植高山花卉为主的多种观赏花卉,建立了重庆首个以花卉为主题的高山花卉主题景区——大木花谷,修建了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专类观赏温室——大木花谷国际海棠花园。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