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绪论-计算的历史与未来要点解读.pptVIP

第0章-绪论-计算的历史与未来要点解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ENIAC两位设计者——莫契利和埃克特 ENIAC博物馆中的部分器件 * * 0.7.2 晶体管时代 1947年,晶体管诞生。 晶体管的三位发明人 因这项伟大发明,三人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威廉·肖克利 约翰·巴丁 沃尔特·布拉坦 * * 0.7.2 晶体管时代 晶体管与电子管的比较: 体积比电子管小很多 耗电大大降低 稳定性有很大提高 电子管实物 晶体管实物 1955年,贝尔实验室,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 (Transistor Digital Computer) * * 0.7.3 集成电路时代 1959年,集成电路宣告诞生。 集成电路的两位发明权人 杰克·基尔比 罗伯特·诺伊斯 * * 0.7.3 集成电路时代 集成电路与晶体管的比较 集成电路实物 晶体管实物 1964年4月7日,IBM360计算机问世,标志着第三代计算机的全面登场。 * * 0.7.3 集成电路时代 * * 0.7.4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微处理器时代 微处理器的出现 1971年,Intel4004诞生。 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及其发明人特德·霍夫 PC机:Personal Computer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计算机——IBM PC。 * * 0.7.4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微处理器时代 1975年,年仅20的盖茨与好友保罗·艾伦共同创建了Microsoft公司。 比尔·盖茨 保罗·艾伦 起止年代 主要元件 主要元件图例 速度 (次/秒) 特点与应用领域 第 一 代 1946年~1950年代末 电子管 5千~1万次 体积巨大,运算速度较低,耗电量大,存储容量小;主要用来进行科学计算 第 二 代 1950年代中~1960年代中 晶体管 几万~几十万次 体积减少,耗电较少,运算速度较高,价格下降;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并逐渐用于工业控制 第 三 代 1960年代中~1970年代初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几十万~几百万次 体积、功耗进一步减少,可靠性和速度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到文字处理、企业管理、自动控制、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 第 四 代 1970年代初~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几千万~几百万亿次 性能大幅度提高,价格大幅度下降,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电子编辑排版、数据库管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专家系统等领域中大显身手 各代计算机的特点 * * * * 0.7.5 后PC时代 什么是后PC时代? * * 0.7.5 后PC时代 Apple Watch Google眼镜 家庭娱乐设备 * * 0.7.6 下一代计算机 1965年,Intel公司的缔造者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总结存储器芯片的增长规律时,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12个月翻一番”。在随后的岁月里,发现微芯片的容量通常每18~24个月翻一番。因而,“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三年翻两番”就被人们称为摩尔定律(Moore’s Law),如图所示。 * * 0.7.6 下一代计算机 1 逻辑代数 布尔 2 计算机开关电路 香农 3 图灵机图灵测试 图灵 4 冯·诺依曼结构 冯·诺依曼 * * 布尔及逻辑代数 * * 逻辑代数创始人 乔治·布尔 1847年,出版《逻辑的数学分析》(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Logic。 1854年,出版《思维规律的研究——逻辑与概率的数学理论基础》(An Investigation of the Laws of Thought, on Which are Founded the Mathematical Theories of Logic and Probabilities。 香农及计算机开关电路 * * 信息论的创始人 克劳德·香农 1938年,年仅22岁的香农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发表论文“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首次阐述了如何将布尔代数运用于逻辑电路,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开关电路的理论基础。 图灵及图灵机、图灵测试 * *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之父 ——阿兰·图灵 图灵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许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24岁,提出图灵机理论; 31岁,参与Colossus(二战时英国破解德国通信密码的计算机)的研制; 33岁,构思了仿真系统; 35岁,提出自动程序设计概念; 38岁,设计了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