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垄”
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垄”
他拿着兰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揣着爹娘东拼西凑来的近万元学费上路了。到了火车站,却把票退了,另买了一张票,坐上了开往银川的列车。到了银川,他把父亲给的钱留下600元,剩余的全部打回父亲的农行账户上。
中国论文网 /6/view-7159129.htm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为何突然放弃?他要干什么?其实他从来没有想过真正放弃大学,而是给自己设计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半工半读。
他出生在河南一个偏僻的小村庄,爷爷奶奶年迈,父亲患有脑血栓,是家里的“药罐子”,重活一点儿也干不成,家里上下7口人全靠母亲一人操劳。2004年,他考上了大学,面对艰难的家境,喜忧参半的他感觉自己考中就像一把温柔的匕首插进了爹娘的胸膛。
选择银川,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高中同学在上大学。对家人他撒了一个谎,说学费可以缓交,让老父亲把钱还给人家,他要自己打工凑。
其实一个梦想早已在他心中扎根发芽,那就是做一名律师。家乡少女被拐卖后家人的无助;外出打工者拿不到薪水的无奈;那年堂哥出车祸导致人财两空,更让他明白了法律的重要。于是他选择了法律专业,先专科再本科,拿到毕业证后参加司法考试,给父老乡亲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就这样他开始了半工半读的逐梦之旅。
他首先到超市做了一名理货员,每天收货、搬货、发货,下了班躲在租住的小屋里看书。陌生的城市里他无依无靠,每到过节的时候更是挂念遥远家乡的亲人,母亲有没有吃饭,父亲是不是又犯病了……无尽的思念均化作了他读书的动力。
最初每月只有几百元的薪水,租房、买书再加上生活费,所剩无几。后来,又从银川转到北京,他做过保安、绿化、前台。工作吃苦耐劳,每一次辞职都被极力挽留。就这样他拿到了专科和本科文凭,一步步地朝着他的梦想靠近。
那年春节过后,在北大南门傣族风味餐馆门前,一个低细的声音打断了厨师的活计。“请问,这里要人吗?”厨师循声望去,看到一个背着破旧的双肩包全身土灰的小伙子站在前台。于是随口回一句:“不要。”这一幕恰巧被老板看到,才被留了下来。
这个小伙子就是他――赵永生,原来,他看中了这家餐馆的地理位置,到北大听课方便。自此他有两个身份,白天,他是北大南门一家傣族小饭店的传菜工,穿行于厅堂与后厨之间;晚上,他是北大教室的一名自习学生,为了他的“律师梦”埋头苦读。
由于晚上看书时间长,第二天头昏脑胀的他在给顾客上菜的时候,不小心将汤水洒在了一位中年妇女身上。那位妇女暴怒,就在他弯腰给她准备拭去的时候,却偏巧又踩在了她的脚上。糟糕的是这顾客是餐厅的常客,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泼妇。更糟糕的是在恶毒的咒骂之后,不解气的她又揪住他往墙上撞。好在大堂经理来得及时,才避免了一场更大的闹剧。
在伙计当中,他是个另类人物,伙计们都不懂他。见他整天翻阅谁也看不懂的《线性代数》,有的还讥笑他道:“你装什么文雅啊!一身泔水味,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么?”他对这些一概置之不理,下班后,就急匆匆赶往北大,别人都以为他去做兼职。
司法考试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每年的通过率只有10%左右。为了能够蹭课或者借到法学课堂笔记,他时常帮北大法学系的学生到国家图书馆借书、捎电脑配件……要过司法考试,靠蹭几节课是不够的,他就从网上买来复习资料,真题、讲义、课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花700元租了个地下室,每天步行40分钟到校自习,从教室开门到关门,舍不得晚来或者早走一分钟。
当他打开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网上通道,在一大串姓名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也许幸福来得太突然,他闭眼三秒,稳定一下情绪,转头躲进小包间给老父亲打电话。电话这头他双手颤抖,眼泪在眼眶里打旋儿。电话那头的父亲不知道这个考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儿子所经历的艰辛,更不知道儿子为这场考试已经准备了8年。
人们为他放弃大学学业而惋惜,但更多的是感动于他的执着。2015年2月,一家律师事务所接收了他。梦圆之时,他说:“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父亲说过的那句话,麻雀寻食,总会找到地垄的,每当我疲惫动摇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地垄!”他的故事再一次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唯有永不放弃,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责编/刘维笑
E-mail:blweixiao@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