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性能-五味
中药性能五味的“味”就是指药物的味道。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其味不显著,称为淡味。一般认为“淡附于甘”,而往往甘淡并称,所以习惯上仍称五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古人在长期尝试药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所以五味既代表药物本质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用的味。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的病证。甘: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遗尿等证。?苦:具有燥湿、清热泻火、降逆等作用,用治湿证、热证、火证及阴虚火旺等证。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于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病证。淡:具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
?
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升是上升,浮是发散,降是下降,沉是向内。升与浮的共同点是向上向外,属阳,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催吐、透疹等作用;降与沉的共同点是向下向内,属阴,具有潜阳、收敛 、清热、泻下、渗利、降逆、安神等作用。临床上,根据药物的升降浮沉的性能,使用药物的应用原则是:病位在表者,宜浮不宜沉;病位在里者,宜沉不宜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即顺病位,逆病势。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与其性味及质地轻重等有密切关系。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能升浮,凡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多能沉降。质轻的花、叶、皮、枝类药多升浮;质重的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药多沉降。但上述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如旋覆花可降气消痰,药性是沉降的,苍耳子能祛风解表,通鼻窍,药性是升浮的。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受炮制、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又如配伍,升浮药与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药与较多升浮 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由此可见,药性的升降浮沉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临 床用药时须灵活掌握。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 表现,如昏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以推断为心的病变。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 镇静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入心经;同理,桔梗、杏仁能止咳喘,归肺经;全蝎能止抽搐,归肝经。 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中药的性能—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与凉、热与温的区别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也就是寒与凉是同一性质,热与温也是同一性质。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平性,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寒性或凉性,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属于温性或热性,一般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脉、回阳救逆等作用。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治疗寒性病证应用温热药,治疗热性病证应用寒凉药。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
中药性能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此外,还有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如质轻、质重、质润、质燥、气味芳香等,也是药物性能理论的一部分。药性的认识与论定,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以及治疗法则为理论基础,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对为数众多的中药的各种特性及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中药的配伍
中药的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与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的“七情“,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除单行外,其余都是讲药物的配伍关系。 相须:两种药性、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同用,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 相使:两种药性、功效相类似的药物,以主辅形式进行配伍,辅药能够加强主药的功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疗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规程.doc VIP
- 2023光伏逆变器高加速寿命试验技术规范.docx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LMQ.C型立式灭菌器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初中数学_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课件设计.ppt VIP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