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考志愿的三个“误区” 对人大的误读 人大是文科学校,只是文科生报考?人大是“第二党校”,国际化不够?北京“第三”不如别处“第一”? 对平行志愿的误读 平行志愿还是第一个学校志愿有效?后面依然是“万丈深渊”? 对按大类招生的误读 报按大类招生就能进理想专业?专业数量少就占便宜? 文、理科生都适合报人大,就看你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选择专业就是选择生活:文科生自不必说,若是理科生选择社科专业,你的人生生态自此分水:钱学森、杨振宁毕竟是少数,若无空洞的“远大理想”,人文社科类专业天然决定了你的工作条件不会太艰苦,至少你不用扛个镐头到荒无人烟的山区去勘探,你不用灰土暴尘地穿梭于建筑工地,你甚至不用担心什么“铊中毒”、“核辐射”,这些都离你的生活很遥远,你将从事你现在就十分熟悉的舒适的业态。 选择学校就是选择人生:校园文化对人的一生真的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的学识见识、你的校友和朋友圈子、你的深造空间、你的就业机会,你的“贵人”、“恩人”,当然,还有“爱人”。当青春开始起航时,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呢? 选择地域就是选择舒适:从气候、语言、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角度看,北京是东北人感觉舒适的“最南极”:你不用担心听不懂当地人夸你还是骂你!你不用忍受或过甜或过辣的南方菜!你不用担心冬天单层玻璃没有暖气盖十层被还冻得要死洗完衣服总是潮呼呼!你放假回家或家长探望不用翻山越岭,长途奔袭,动车6小时足矣,省了多少机票钱! 你在人大 北京是国际大都会,各国在北京的机构叫大使馆,在其他地方至多叫总领馆。奥运会只能在北京开,其他地方只能办世博会。外国元首来华都去“中南海紫光阁”,一般不去“金茂大厦”。你在人大,感受风气之先! 北京是文化中心,金融中心。其他地儿愣说自己是金融中心,请问央行、发改委、国资委、商务部、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在哪儿?所有券商、银行分支、地方机构都得屁颠屁颠来北京审批手续,为啥最有牛外派机构是“驻京办”,而不是“驻啥啥办”?你在人大,感受政策之先! 人大所有专业都与国外一流大学对接,金融学、经济学、国际政治、传播学……,甚至马克思主义、中共党史等专业也是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所、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所的重要合作伙伴!出国率在三分之一以上!不比谁差!你在人大,感受学科之优! 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当然更包括各级“衙门”,一致认为人大毕业生“懂事、懂规则、懂政治”,既不“狂”,也不“呆”。新东方教主俞敏洪来人大讲座说:“新东方现在的二把手、三把手都是人大毕业的,他们讲秩序、会管理,靠谱!”在北京排第三就业就不如清华北大?人大校友多得是“中国合伙人”!开什么玩笑! 告诉你真实的平行志愿 改变了传统的“志愿优先,按分排序”的投档原则,首先按照分数将考生排序,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学校,即向该校投档,体现了“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具体操作中,计算机投档系统首先将考生按照总分(高考文化课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也可称投档成绩或特征成绩)高低排序,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A、B、C、D依次检索,首先将考生档案投给考生填报的A学校,如成绩不够,则投给B学校,如此类推,只要被检索的3所或5所院校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经检索未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也完成了该考生的投档过程。 比如考生A,他的高考成绩为650分,他第一批次填报的志愿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在实际录取中,高招办首先对所有考生按总分排序,从高到低逐个对考生按所填报的“平行志愿”进行检索。检索考生A时,先看其成绩是否到了人投档线,如果未过,再看中财,如果到了,那考生A就被投到中财,以此类推。档案一旦投出,之后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就不再检索。 不存在“二志愿”不被录取的情况,因为高校根本不知道考生是第几志愿填报的。 大类招生“陷阱”与“悲剧” 按大类招生最重要的前提是该类里各专业的冷热程度大致均等,否则就存在“二次分配”问题。 比如某高校宣称:要上金融学专业,就报经济管理专业(或所谓“经管试验班”)。这就给你一种心理暗示:经济管理专业=金融专业。事实果真如此吗? 经管试验班一届有200多人,但金融专业可能就要10人,1:20?这种入选比例比高考压力还大! 经济学认为:现金为王!宁要录取通知书上明确专业的“现金”,也不要含混其辞的“二次选拔”的“空头支票”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入选选拔在招办,专业分流是各学院说的算,招办的任务已经完成,他根本做不了学院的主! 到时你哭都来不及,不能满足理想专业了难倒还能退学复读再战高考? 人大是北京高校,北京生源:他省生源=1:9。某校是上海高校,当地生源:他省生源=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高考3500词汇表打印版 .pdf VIP
- 学校供餐服务质量保障承诺、违约责任承诺及保障措施(可编辑Word版).doc VIP
-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高职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人民大2024战略管理(第13版)英文版PPT(1)david_sm13_ppt_credits.ppt VIP
- 十二经脉ppt课件.pptx VIP
- 汇银林泰:2025高端医疗发展白皮书.pdf
- 马蹄肾护理查房ppt课件.pptx VIP
- 中医诊断学六经辨证.ppt VIP
- 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