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与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应用比较与研究.docVIP

SG与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应用比较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G与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应用比较与研究.doc

SG与ICMM风险评估模型在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应用比较研究 冷朋波,陆慈溧 摘要:[目的] 对新加坡半定量风险评估模型(SG模型)和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风险评估模型(ICMM模型)进行应用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SG模型和ICMM模型对宁波鄞州、慈溪和奉化的三家电镀企业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通过比较两个模型的构成原理、参数设计、评估过程、不确定性及评估结果分析这两者的差异和优劣。[结果] 两个模型均评估出了所选岗位工人接触化学危害因素的健康风险等级,其中两模型对三家企业的预镀铜岗位和鄞州某电镀企业镀铬岗位的评估结果不一致。[结论] SG模型和ICMM模型均可用于化学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SG模型明确了危害因素的暴露等级和危害等级,评估结果具有半定量性质ICMM模型引入了不确定性参数,评估过程考虑了现有控制措施,评估后能确定优先行动,具有系统的风险应对计划根据电镀企业的特点,综合两模型的参数设置、适用范围和评估过程,ICMM模型较SG模型更适合应用于电镀企业的风险评估。SG模型ICMM模型、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应用比较 Abc 2008~2012年全国新发职业病中,急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等化学性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占职业病发病数量的90%以上[1-5],每年因职业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800—2000亿元之间[6]。面对如此严峻的职业病发病和经济损失形势,因此,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是改善目前严峻职业病危害形势的关键方针。但我国的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研究起步较晚,至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而国外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成熟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或规范[7]为我国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此,采用SG与ICMM风险评估技术在宁波市电镀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中进行应用,比较评估结果并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在鄞州区、奉化市和慈溪市各选择一家电镀企业作为评估对象,除油、酸洗、预镀铜、镀铬四个关键岗位风险进行评估。 SG模型)是根据新加坡制定的职业化学物质暴露风险评估指南[8-9],对化学危害因素进行系统识别,评价暴露或暴露的可能性,最后根据危害等级(HR)和暴露等级(ER)进行计算确定风险水平,公式为:Risk = (HR × ER) 1/2。 危害级别 危害级别划分主要根据美国工业学家协会(ACGIH)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化学物质致癌作用分类,根据化学品的毒作用对其危害分级(表1);或根据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资料(半数致死剂量LD50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进行分级[7]; 表1 化学品危害分级(依据毒作用) 危害等级 危害描述 ACGIH 致癌物分级 IARC 分级 化学物举例 1 尚无已知的不良健康效应,未被列为有毒或有害物质 A5 4 氯化钠、丁烷、碳酸钙 2 对皮肤、眼睛或黏膜有可逆性损害作用,不产生严重的健康损害,具有皮肤致敏与皮肤刺激性 A4 3 丙酮、醋酸(10%浓度)、铝粉尘 3 可能对人类或动物致癌物或致突变物、但资料不足。腐蚀性(PH3-5或9-11),呼吸道过敏物,有害化学物 A3 2B 甲苯、二甲苯、氨苯胺、醋酸酐 4 潜在人类致癌物、诱变物或基于动物研究的致畸物,高度腐蚀性、有毒化学物 A2 2A 甲醛、镉、亚甲兰、丙烯腈、丁二烯 5 已知的人类致癌物、诱变物或致畸物,高度有毒化学物 A1 1 苯、联苯胺、铅,砷、铍、汞晶体硅 暴露级别 暴露级别划分为5个等级[10]。当实际暴露浓度可测得时,可根据实际暴露浓度(E)与容许接触限值(PEL)的比值来确定暴露等级,实际暴露浓度计算公式为E=F×D×M/W。式中,E 为每周暴露量(mg/m3),F 为每周暴露频率(次/ 周),M为暴露量(mg/m3),W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40 h),D为每次暴露的平均持续时间(h)。1 级(E/PEL 0.1)代表极低水平;3 级(E/PEL=0.5~1.0)代表中等水平;5 级(E/PEL ≥ 2.0)代表极高水平;当计算值为非整数时,四舍五入。在实际暴露浓度不易获得的情况下,可根据暴露指数(EI)来确定暴露等级,计算公式:ER=[EI1×EI2×......EIn]1/n。式中,n 为使用暴露因子个数。常见暴露因子及指数划分见表2。 表2 暴露因子及暴露指数 暴露因子 暴露指数 1 2 3 4 5 蒸汽压(mmHg) < 0.1 0.1~1 1~10 10~100 > 100 颗粒大小(空气动力学直径μm) 粗、块状 潮湿物质 粗 干燥物质 干燥小颗粒 粒径> 100 干燥细颗粒 粒径10~100 干燥粉末状 粒径< 10 危害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充分且定期维护 控制措施充分但不定期维护 控制措施充分但无维护,有中等粉尘 控制措施

文档评论(0)

mghkfg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