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 - teacherweb.dahan.edu..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污染 - teacherweb.dahan.edu.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意義 土壤污染物的危害 氮循環 磷循環 重金屬對植物的影響 重金屬對動物的影響 土壤污染的意義 土壤學家Hanand Zwormann 『由於某些物質,特別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滲入土壤內使其作為生物環境之功效受到損害。』 土壤污染的意義 日本公害對策基本法:係伴隨人類事業活動與其他活動對相當範圍之土壤造成污染,對人體健康與生活環境產生損害。 我國土污法對土壤污染之定意:(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第二條)指土壤因物質、生物或能量之介入,致變更品質,有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之虞。 土壤污染物的危害 氮循環 來源與分佈 陸域生態系(terrestrial ecosystems)中的氮主要存在土壤中的有機物(生物與大氣中的氮不算)然而,土壤中的氮主要來自大氣。 土壤平均有機物含量若以5%計,而腐植質與有機-粘粒覆合物的又較難分解,因此推算土壤中的氮僅約2-3% 對植物有效性的,且約1-2% 是可溶或無機態的。 氮循環 固定化與礦化作用 土壤中95%的氮是有機態的,無法被植物所利用。當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氨基(R-NH2)會被水解成銨離子,此過程為銨化作用(ammonification)。 此異營菌的反應受溫度與水分所影響微,銨化後的氮大部分會氧化成硝酸態氮,此一有機物質轉變成無機物質的過程稱為礦化作用(mineralization),這是植物吸收土壤氮的主要來源。 氮循環 固定化與礦化作用 反之,如果是自營菌吸收無機態氮而將氮轉變成蛋白質等有機物以合成細胞之過程稱為固定化作用(immobilization)。 氮循環 銨態氮 銨離子可藉由陽離子交換作用而被吸附在粘粒表面,尤其當土壤有2:1型粘土礦物(如蒙特石與蛭石)時,銨離子會進入其層間, 此謂之銨固定作用(ammonium fixation),被釋出而使植物吸收的素率非常慢。 氮循環 銨態氮 在乾燥的高pH值環境下,銨離子會與氫氧根離子結合而變成氨氣以致散逸至大氣中而影響空氣品質,謂之氨揮發作用(ammonia volatilization)。 此一氨揮發現象特別在下列情況時較為嚴重:(1) 粗質地土壤,(2)廄肥直接施撒在地表,(3)乾燥的高pH值土壤(4)水稻田(rice paddies)。 氮循環 硝化作用 在溫度較高之中性適度通氣土壤,銨離子會被Nitrosomonas氧化成亞硝酸根(nitrite (N02-)) 而Nitrobacter則接著將其再氧化為硝酸根(nitrate (NO3-))。 亞硝酸根有毒性,但通常會很快被轉變成硝酸根。此一過程謂之硝化作用,會釋出氫離子與能量(經由自營性硝化菌,autotrophic nitrifying bacteria),但會耗氧。 氮循環 硝化作用 硝酸根易被植物吸收,但也因淋洗作用(leaching)與反硝化(脫氮)作用(denitrification)而自土壤中流失。 在C/N比高的土壤中則會被異營菌固定。 氮循環 硝酸淋洗問題 硝酸根與一般土壤膠體同帶負電而不易被土壤吸附,故容易隨排水而移出土壤並污染地下水與地表水。 硝酸根與可溶性有機氮會引起水體的優養化現象(eutrophication),特別是在微鹽性的河口地帶。 氮循環 硝酸淋洗問題 飲水硝酸鹽標準為45 ppm(nitrate),以N計則為10 ppm,過超過此標準易得藍嬰症(methemoglobinemia)(Blue Baby Syndrome),台灣採同一標準,但其實黃種人對硝酸根之忍受力會較高。此一症狀起因於當硝酸在胃部會還原成亞硝酸,進而降低血液之攜氧能力。 氮循環 反硝化作用(脫氮作用) 土壤中的硝態氮因還原作用而變成氣態氮散逸到大氣謂之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 在較高溫之厭氣環境中, 若有機質豐富則異營菌會將硝酸還原成亞硝酸,NO,N2O與N2。其中氮氣無害, 但其他兩種氣體會破壞大氣臭氧層吸收紫外光的能力. 反硝化作用在濕地,水稻田與還原性土壤較易發生。 氮循環 生物固氮作用 某些細菌,放線菌與藍綠藻等會利用固氮酶(nitrogenase)將氮氣轉變成細胞中的含氮有機化合物,謂之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此一過程需耗能, 因此固氮菌常與高等植物共生, 例如Rhizobiumor Bradyrhizobiumbacteria 與根瘤植物(legume family plants)。 磷循環 一般土壤溶液中的磷濃度與其他巨量元素比較的話是極低的(typically 0.001 to 1 mg/L)。 溶液中的磷物種以HPO42-(in alkaline soils)and H2PO4-(in acid soils)為主。但要靠質流或擴散遷移至根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