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落实班级管理的三大途径 班级隐性文化建设的6个机制 1、全员参与机制——管理的核心 2、竞争机制————管理的重点 3、奖励机制————管理的促动 4、协调机制————管理的保障 5、干部机制————管理的依靠 6、自纠机制———管理的关键 思路二:项目特长法(特点是个人能力分工) 一组多长制 语文组长 数学组长 英语组长 物理组长 化学组长 历史组长 地理组长 音乐组长 体育组长 美术组长 文学组长 书法组长 舞蹈组长 演讲组长 或 改善薄弱小组的办法 1、小组联盟——强弱小组互相帮助。 2、成员互换——强势学生输血 3、差生留学——差生到优秀小组学习再回来 4、基因重组——小组成员重新组合 2、班级文化 ——践行核心的文化价值理念 1、取一个有意思的班名; 2、设计一个好看的班徽; 3、山寨一首激情的班歌; 4、喊响一句班级口号; 5、布置一堵班级文化墙; 6、提炼一种班级精神; 案例:文化解读活动 班级显性文化建设的 6 个一 一、全员参与机制: (1)充分给学生位置,有位才能有为。 (2)充分给学生放权,有权才能做事。 二.竞争机制: (1)设置竞争对手,打造竞赛局面——学生、小组、班级三层面。 (2)明确竞争目标,不断提升班级竞争活力——差班要有名班意识。 三.奖励机制: (1)注重精神奖励——学生在乎的是得奖的感觉。 (2)构建奖励层级——不要把奖励的功能一次就用完。 (3)创新奖励形式——跟紧时代脉搏。走星光大道 四、协调机制: (1)畅通的信息渠道——推行平面管理。 (2)敏锐的应急反应——建立应急预案。 (3)固定的处理模式——推行小组(含好友)调解、干部调解、班主任调解三级调解制度。 (4)完善的效果监督——突出行政效能评价。 五.自纠机制: 一个优秀的班级并不是不会出问题,而是出了问题之后能够自行纠正、提高和完善。 (1)立法系统的自我更新和完善是自纠的基础和依据。 (2)发挥舆论对自纠的监督作用。 六、干部机制: (1)创设一条人人都可以做干部的管理渠道。 一是用岗位锻炼学生。 二是开放性评价学生 三要建立干部培训机制: (2)开展轮值比赛,形成激励局面。 途径三:活动 利用特色活动的因素传递教育快乐 A、游戏化、亲情化的小组活动 团队拓展游戏 心力释压游戏 周末感恩活动 团队拓展游戏:信任摔背 团队拓展游戏:无敌风火轮 团队拓展游戏:责任传递 B、微课程化的班级活动 高一学年德育微课程主题: 第一单元:习惯和理想; 第二单元:基础和训练 第三单元:和谐; 第四单元:文明和礼貌 第五单元:心态和自强; 第六单元:专心和耐心 第七单元:校园与感恩; 第八单元:潜能和创造力。 * 宜川中学 李德祥 三大前提 一、核心理念 二、培养目标 三、职业要求 一、做好班级管理的三大前提 前提一、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基础)、信任学生(动力)、悦纳学生(前提)、依靠学生(途径)、激励学生(手段)、发展学生(目标)。 尊重学生: 尊重孩子的发展基础,尊重孩子的认知水平,尊重孩子发展速度,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力,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有了这样的理念,什么时候都不会指责学生和埋怨学生。 信任学生: 相信每位学生内心深处都有家庭、父母和社会等的印记,坚信活人都有长处、都有缺点,不要奔他缺点去考虑问题,有多想想他的优点。 悦纳学生: 班主任不可能要自己想要的学生,对到自己班上的学生要无条件的接受,无条件的爱,爱的方式就是去了解他们,相信他们。 依靠学生: 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助手,要坚信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想成为老师的助手;反之,你为难每个孩子,每个学生都会成为你的对手。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都有不同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是要激活他想干事的神经,干事总比不干事强,相信人是在攀比中自己打倒自己的。 激励学生: 发展学生: 班级一切事务都通过民主协商的办法解决,教会他们承担责任,每个学生强大的自我就会慢慢的表现出来。 1、生活自理 2、行为自律. 3、责任自知 4、学习自主. 5、道德自省 6、精神自强. 7、意志自制 8、人格自立. 前提二、培养目标 不要将眼光老是盯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教学生三年,要想着学生的三十年。一定要把目标锁定在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之上,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独立生存的能力。 1、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