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生物防治精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至二战前没有杀虫剂的年代: 以黄猄蚁治虫 养鸭除虫 灯光诱杀 其他防治方法 黄猄蚁治虫:公元304年晋代嵇含编著《南方草木状》记载:“交趾人以席囊贮蚁于市者,其巢如薄絮,囊皆连枝叶,蚁在其中,并巢同卖。蚁赤黄色,大于常蚁,南方柑橘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 广东中山沙田地区,养鸭除虫已有300多年来历史。 稻田水面撒煤油治稻飞虱 1919美国昆虫学家Harry S. Smith在南加州河溪市经济昆虫学会议上首次使用“生物防治”一词,正式提出“通过捕食性、寄生性天敌昆虫及病原菌的引入增殖和释放来压制另一种昆虫”的生物防治概念。 三.害虫生物防治包括的内容: 利用天敌防治 利用天敌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能有效地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这种抑制作用是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这一生态学现象,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的平衡关系。目前用于生物防治的生物可分为三类: 利用昆虫辐射不育技术: 自从五十年代开始应用不育技术防治或控制害虫的试验研究以来,迄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防治原理通过对防治对象(雄虫)的某个虫态的辐射处理,使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断裂、易位,造成不对称组合,导致显性致死。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岛利大量释放经核辐射不育的螺旋蝇雄虫,彻底防治当地牲畜大害虫野螺旋蝇。 转基因昆虫: 转基因昆虫,是将携带外源基因的DNA导入昆虫的基因组中的技术就是昆虫转基因技术,所获得的具有新导入基因表现型特性的昆虫。自从1982年成功转化出首例转基因果蝇以来,转基因昆虫的研究便引起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兴趣。已经获得成功的转基因昆虫有黑腹果蝇、海地果蝇、地中海实蝇、家蚕、蚊子。在西班牙,为防止苍蝇对橄榄树的破坏,“转基因苍蝇”将很快投入使用。而在巴西,转基因蚊子已经是所有用来除害虫的昆虫里面最大的一个群体,大量使用这种蚊子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变异”蚊子消灭掉携带登革热病毒的同类们。转基因昆虫研究计划中有一个涉及工业产品的项目,如让蚕吐出蜘蛛网丝。这种丝就其比重而言,比钢还硬,比目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和其它地方使用的防弹衣材料还结实。有些研究人员还在改变蜜蜂的基因,使它们具有更强的抗病力;还在改变果蝇的基因,使它们不再危害水果的收成。 昆虫激素和信息素的利用: 1.昆虫生长调节剂:称为第三代杀虫剂。如保幼激素及其衍生物。 2.昆虫性激素的利用:种群检测很诱杀害虫;迷向作用和干扰交配 3.昆虫聚集信息素和报警信息素的利用:比如国际昆虫生理生态研究中心鉴定合成一种特定蝗虫信息素,在很少的量就剩控制蝗虫的聚集行为。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对害虫、病菌、杂草、线虫、鼠类等 有害生物进行防治的一类农药制剂,或者是通过仿生合成具有特异作用的农药制剂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科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吻合。 植物信息物质:植物体内的许多挥发性物质化合物对昆虫有引诱作用,例如回想基丙酮瓜诱剂对瓜实蝇是一种引诱物质,这种引诱物质给瓜实蝇一种信息使其趋近食物。 * * * * * * * * * * * * * * * * * * * * 甘薯sporamin基因转殖于芥兰后对于玉米穗虫的影响 七、微生物杀虫剂-苏力菌 苏力菌杀死昆虫的作用,是一种多步骤的程序。当昆虫幼虫吃下苏力菌时,毒素晶体于昆虫腸道中在高鹼性腸液和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原毒素,再活化變成毒素。这些具有活性的毒素和昆虫中腸的腸壁上皮細胞结合,迫使細胞破孔,造成昆虫腸道崩解,中毒的昆虫迅速停止攝食而死亡。 苏力菌毒蛋白的结构 核多角体病毒 核多角体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是被昆虫食入后,在虫体內的中腸鹼性环境下溶解,释出其中包含的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的外膜会与中腸上皮細胞微絨毛融合,使病毒核酸被送至細胞核,进行核酸复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 電子顯微鏡下的核多角体病毒包涵体(左)及病毒粒子(右) 核多角体病毒的施用 核多角体病毒在田间使用时,有極良好的防治效果。除了对害虫有专一的感染效果外,其所含有的大量多角体蛋白,可稍微抵抗陽光、高溫及乾燥等氣候因子的衝擊,而使病毒得以继续存活于田间,持續发挥防治害虫的功能。 由于核多角体病毒是无脊椎动物的病原,不会傷及天敌与哺乳动物,对环境和人类皆无傷害,使得本病毒成为害虫防治上重要的一項利器。 八、抗虫植物的应用-除虫菊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