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环氧树脂作为单体,二乙烯三胺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聚乙二醇为致孔剂,Cu2+在为模板离子,在内径为1cm,长为10cm的玻璃柱中制备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整体柱。然后对聚合物整体柱进行形貌观察,透彻理解其孔形成机理。将含有膜板分子或离子的溶液作为分离对象,通过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不同的富集酸度和流速及不同的离子溶液)聚合物整体柱的吸附分离性能。对于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的洗脱和再生以及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也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整体柱 吸附 Cu2+
【Abstract】
This research prepared epoxy resin-based polymer monolithic column in 1cm×10cm i.d. glass tube, using epoxy resin as monomer, PEG as poregen, diethylenetriamine as curing agent,Cu2+ as template ion .Then observe the appearance of it and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thoroughly. Template molecular solution or the template ion solution as the separation object,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2+ on the monoliths were studied qualitatively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different acidities, flow rate and different Ion solution) The elution and recovery of the MIP Monolithic Columns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method are also introduced.
【Keyword】:MIP,Monolithic Columns, Adsorption, Cu2+
目 录
一、绪论
1.1分子印迹技术研究展………………………………………………………………………………………4
1.3分子印迹整体柱……………………………………………………6
1.4铜离子富集和吸附研究现状………………………………………6
1.5分子印迹聚合物整体柱的吸附原理………………………………8
二、实验部分
2.1仪器和试剂…………………………………………………………9
2.2 铜离子印迹环氧树脂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9
三、结果与讨论
3.1聚合物整体柱的形貌观察和孔形成机理…………………………11
3.2富集酸度和流速对整体柱吸附的影响……………………………12
3.3 铜离子印迹整体柱的吸附容量……………………………………13
3.4铜离子的选择识别性能……………………………………………13
3.5洗脱和再生…………………………………………………………14
3.6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15
四、结论与展望…………………………………………………………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五、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19
附录二
译文一……………………………………………………………28
译文二……………………………………………………………33
译文原文一………………………………………………………
译文原文二………………………………………………………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分子印迹是制备对印迹和模板分子有选择性聚合物的技术。它最早可以追溯到Fischer的“锁匙”理论。1949年,Dickey 首先实现了染料在硅胶中的印迹并提出“分子印迹”的概念。1972年Wulf[3]等首次成功制备出对糖类化合物有较高选择的共价型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Mosbach等创立了非共价型MIPs制备方法,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Wulf和Mosbach的开拓性工作,分子印迹得到迅速发展。MIPS[5]具有三个特性:(i)预定性,可根据不同目的制备相应的MIPs;(ii)识别性,MIPS是依据模板定做的,它具有与模板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官能团相符的孔穴,所以选择性地识别模板分子;(iii)实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pptx VIP
- 2023《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微党课精品课件.ppt VIP
- 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生态系统课件课件.ppt VIP
- 《西方艺术鉴赏》课件.ppt VIP
- 成人肠造口护理-2019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上海市绿色社区创建状况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pdf VIP
- 第一现场震撼世界的不朽影像黑镜头精选珍藏本 阿夏 285页.pdf VIP
- 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1.pptx
- 2024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450人(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