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9章 立克次体 (Rickettsia) 第一节 概 述 概念: 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共同特点: 1.多数为人兽共患病原体 2.以节肢动物作为传播媒介或储存宿主 3.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 4.有细胞壁,但形态多样 5.多数专性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6.对多数抗生素敏感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 形态多样,球杆状为主 有细胞壁,G-,不易着色 常用Giemsa染色呈紫蓝色 结构 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细胞壁 脂多糖 粘附宿主细胞 微荚膜样黏液层 抗吞噬 培养特性 细胞培养 专性细胞内寄生 鸡胚卵黄囊接种 接种动物:小鼠、家兔、豚鼠 9~12h分裂一代,最适生长温度为32~35℃ 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共同O抗原 恙虫病立克次体 普通变形杆菌X19、X2、XK菌株 OX19、OX2、OXK + 患者血清——交叉凝集试验 可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抵抗力 较弱,56℃、30min即被灭活 节肢动物粪便中可存活一年以上 对氯霉素、四环素类敏感 磺胺类药物可刺激其生长繁殖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致病物质 脂多糖(细菌内毒素相似) 磷脂酶A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机制 立克次体 胞膜受体结合 被吞入局部血 胞内大量繁殖 管内皮细胞内 破坏红细胞 第一次菌血症 溶血 全身中毒症状 全身血管内皮细胞 皮疹、脏器功能紊乱 第二次菌血症 致病性与免疫性 致病过程 体虱 鼠蚤 人体 局部淋巴结及小血管内皮细胞 恙螨 第一次入血 全身脏器小血管内皮 细胞 高热、皮疹 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症状 第二次入血 心血管系统症状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主要病变 早期——内毒素引起增生性、血栓性或坏 死性血管炎 晚期——免疫病理所致 致病性与免疫性 免疫力 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以细胞免疫为主 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病人血、野生小动物和家畜器官、节肢动物 分离培养:动物腹腔接种 血清学诊断:外斐反应 注意防止实验室感染 防治 一般预防 灭鼠、杀灭传播媒介节肢动物 讲究个人卫生 特异预防 疫苗接种——灭活疫苗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一、普氏立克次体 二、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 一、普氏立克次体 (R. prowazekii)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 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 典型斑疹伤寒(typical typhus ) 流行环节 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