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及治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科 张晓梅 一、正常胃肠道菌群 人类正常肠道菌群极为复杂,包括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由30属500种组成,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适应在胃肠道内生存,对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可分为常住菌(原籍菌群)和过路菌(外籍菌群),前者是在肠道内保持着稳定的群体;后者由口摄入并单纯经过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 人体中定居的细菌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道、阴道中都有细菌长期存在,被称为正常菌群。 成人体内的细菌数为1.2千克,约100万亿(1015)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主要在肠道,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约80%,细菌种类约400-500种,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这些细菌可分为3类: 有益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 中间菌:粪链球菌、大肠杆菌 有害菌:葡萄球菌、假单孢菌 消化道细菌的分布 口腔:菌群高度复杂,经过胃被胃酸破坏,对胃肠道影响很小。 胃:除了幽门螺杆菌或相关的菌种外,大多数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奈瑟菌、乳酸杆菌和念珠菌,细菌浓度通常小于103/ml,在无酸的胃中细菌数会明显增多。幽门螺杆菌是真正的胃内细菌,它是引起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 小肠主要菌群 小肠是个过渡区。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加上肠粘膜分泌IgA及粘液的杀菌作用,十二指肠和空肠相对无菌,含菌浓度为0~105/ml,主要菌种是革兰阳性的需氧菌,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乳酸杆菌。在远端回肠中,革兰阴性菌开始超过革兰阳性菌,经常存在大肠菌类和厌氧菌,含菌浓度为103~107/ml。 结肠中主要菌群 通过回盲瓣,细菌浓度急剧增加100倍以上,达1010~1012/ml,厌氧菌超过需氧菌102~104倍,主要的菌种是拟杆菌、真杆菌和双歧杆菌以及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在结肠中98%甚至更多的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正常人结肠中主要菌群是相同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状态。 为什么结肠内细菌最多? 在结肠内,内容物的移动极为缓慢。 大肠内是中性或弱碱性环境,有利于细菌的大量繁殖,特别是便秘的患者粪便中的细菌量和分解产物含量会更多。 正常肠道细菌数量 每油镜视野细菌数 评价 10 显著减少 11-100 明显减少 101-500 略减少 501-5000 正常 5000 显著增多 正常肠道菌群的比例 G+杆菌 50-70% G-杆菌 24-44 % G+球菌 2-13 % G-球菌 0.5-9 % 杆:球 = 3-10:1 肠道菌群的种类 厌氧菌 99.9% G+ 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艰难梭菌,破伤风梭菌) 双歧杆菌 G-杆菌:脆弱拟杆菌 G+ 球菌:消化链球菌 G-球菌:韦荣球菌属 肠道菌群的种类 需氧菌 0.1% G+杆菌:芽孢杆菌属(腊样芽孢杆菌) G-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铜绿假单胞杆菌…… G+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 G-球菌:奈瑟菌 空肠弯曲菌 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 涂片:革兰氏染色——G+紫黑色;G-浅红色 观察细菌总数,形态,比例等 培养:需氧菌的培养: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 贺菌属 正常老年人菌群涂片:G+杆菌略多于G-杆菌,G+和G-球菌及芽孢杆菌在正常范围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生物拮抗作用 抗衰老作用 其它作用 肠道菌群的营养作用 1、物质代谢作用:肠道菌群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1)结肠菌群可使未消化吸收的外源性碳水化合物及内源性糖蛋白发酵,产生可被结肠吸收利用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2)双歧杆菌能分泌多种酶,将不可溶性蛋白、脂肪和糖变为可溶性,便于吸收利用,它的大量生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铁的吸收,它同时产酸,促使肠道PH下降,有利于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3)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和尿素,产生氨等。 为什么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得病? 母乳含(双歧因子-多种低聚糖及核苷酸)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增长,是增强婴儿抗病能力的真正的“幕后英雄”。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酸甜味、金黄色,pH值在5.0左右,这是双歧杆菌将乳糖分解成短链脂肪酸所致,酸性环境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2、合成维生素 人体可吸收维生素K、维生素B12、吡哆素、生物素、和核黄素,但大多数K来源于肠道菌群的合成。双歧杆菌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叶酸、泛酸等,大肠杆菌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K。肠道正常菌群以合成多种维生素并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柴油发电机检修及试验教案分析.ppt
- 柴油发动机不能起动故障检修教案分析.ppt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学习讲座周朝阳要点.ppt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要点.ppt
- 柴油发动机结构原理.教案分析.ppt
- :网络安全要点.ppt
- :项目计划与控制要点.ppt
- :资本结构决策要点.ppt
- 《阿Q正传》使用要点.ppt
- 《阿Q正传》要点.ppt
- 专题04地球的运动-2023年高考地理一模试题分项汇编(全国真题).pdf
- T_JSGA 004-2020_金箔_团体标准.pdf
- T_JSGA 005-2021_⾜⾦⾸饰__团体标准标准.pdf
- T_JSEBA 001—2020_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pdf
- T_JSJJ 1—2021_苏作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pdf
- T_KCH 003-2020_企业专利价值评判规范.pdf
- T_ZJBE 001-2020_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pdf
- T_JSHLW 007-2021_区块链安全加密规范.pdf
- T_JSAS 002-2020_莽草酸_团体标准.pdf
- T_ZJBMQA 007—2020_护角砂浆_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