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中的重要性之小气道要点.pptVIP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中的重要性之小气道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端气道功能由比气道传导率sGaw表示,孟鲁司特显著改善sGaw (P=0.006) 远端气道功能的改善以残气量(RV)的下降来表示,孟鲁司特治疗后,患者的RV平均下降130ML(P=0.075)。 残气量的改善,与哮喘患者的早晨气短、喘息和胸闷的改善密切相关 (r=0.51-0.64, p=0.008-0.06) 由此可见,孟鲁司特即可改善远端气道的功能,也可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 目的: 评价孟鲁司特治疗对小气道开放性的改善作用。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20例18-65岁轻-中度哮喘患者,研究前2个月未使用过ICS, FEV1≥预计值60%的哮喘患者参与了研究。患者PC20 FEV1≤ 4 mg/mL。 研究设计:为期10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交叉对照研究 主要终点:乙酰甲胆碱激发前后,在残气量时高分辨率CT(HRCT)测量的局部气体陷闭情况。 次要终点:闭合容量的改变;肺活量指标;生活质量等。 研究对象: 29例4-15岁,需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儿被纳入研究。患儿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为10年,平均FEV1为预计值的80%。其中21例在活检前使用过全身激素,14例使用过孟鲁司特。 研究设计: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患儿进行肺活量检查,采集EBC以检测cysLTs水平(EIA);并在24小时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支气管内活检。 研究终点: 在ICS基础上使用LTRA的患儿中,EBC中cysLTs水平是否降低 在支气管内活检中,检测EBC中cysLTs水平与RBM增厚的关系。 说明:随机,双盲,双模拟,交叉试验多中心临床研究,141名患者入组。入组条件:18-50岁未用过激素的哮喘患者;FEV170-90%,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非吸烟组:总吸烟少于2包/年且至少1年未吸烟;吸烟组:目前吸烟10-40支/天,2-15包/年,DLCO80%。在为期2周的非正式随访期后,受试者进入为期8周的单盲安慰剂治疗阶段。抽烟和不抽烟的哮喘患者随机接受为期8周的吸入性倍氯米松HFA或口服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在随机分组时,吸烟和不吸烟的受试者按照性别、年龄、FEV1占预计值相互配比后入组。在为期8周的治疗后,受试者进入为期6周的安慰剂洗脱期,接着予以交换治疗8周。予以评估了肺功能测定、乙酰甲胆碱反应性、哮喘特定生活质量,在每次治疗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予以痰诱导。尿可替宁水平在每次治疗阶段的开始时测定以确认吸烟史。 * * 图例为经过8周倍氯米松治疗后FEV1绝对值的变化。尽管两组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9),但非吸烟者FEV1存在较大的改善,而吸烟组无显著改善(表明存在激素抵抗)。需要说明,予以孟鲁司特治疗的两组患者FEV1均无显著改善。此外,经8周治疗后非吸烟哮喘患者组:倍氯米松显著改善FEV1, PEFam, PEFpm, PC20, 痰嗜酸粒细胞;而吸烟哮喘患者组:倍氯米松仅显著改善PEFam , 痰嗜酸粒细胞。 图例为经过8周孟鲁司特治疗后清晨PEF变化,吸烟组显著改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孟鲁司特也降低了吸烟受试者每天PEF变异率(p=0.003) 。 小气道在哮喘治疗中的重要性 全球范围内,哮喘控制现状仍不容乐观 50 47.4 0 20 40 60 80 100 控制或 ACT25分 未控制或 ACT19分 患者比例(%) 西欧(AIRE) 亚太(AIRAP2) 部分控制或 ACT20-24分 1.9 50.7 40 10 Presented from ERS07, ATS07, ATS08 一项全球范围的调查研究显示: Goal Study显示, 即使在严格的试验 条件下: ICS组只有28%的患者达到完全控制 联合制剂组只有41%的患者达到完全控制 现行治疗下仍有许多病人症状未达到完全控制 1. Bateman ED, et al. Can guideline-defined asthma control be achieved? The Gaining Optimal Asthma ControL study.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Oct 15;170(8):836-44 Ref 1, P836, Par 1, L13-14 20% 40% 60% 80% 100% 0 41% 28%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氟替卡松 * Goal 研究显示: 哮喘完全控制患者比例(%) 一项在44个国家326个医学中心3421例轻中度哮喘患者中进行的为期1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分层、平行组对照研究。研究分为3层、2个阶段:I阶段评估并比较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和氟替卡松组达到哮喘良好控制所需的时间,II阶段评估达到完全控制的患者累计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