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冷热源选择与输送 许文发 节能的主要途径:一、要减少能源用量;二、要提高用能效率;三、对口用能;四、梯级利用,增加用能次数 中国建筑物能源需求的特点 1、人口稠密,居住集中;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空调负荷迅速增加; 3、生活热水需求快速上升; 4、越来越多集中于住宅小区; 5、住宅与商业、办公建筑交织; 6 近些年来十万平方米以上特大型建筑增多。 建筑用能系统的节能应向着多种材料;多种设备;多种技术的集成方向发展. 建筑能源系统由冷热分供,发展到冷热联供,又发展到冷热梯级供和组合互补供. 建筑能源设备由利用高品位能源的锅炉,直燃机,电制冷机等向利用低品位能源的热泵等转变. 建筑供能由即时供应发展到蓄能缓时供应;蓄热 蓄冷技术和设备得到快速发展. 建筑节能策略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1、选择适合的规划设计,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主要是为了减少能源初始耗量。 2、选用高效率的用能设备,用少量的能源,达到较高的效果。 3、建筑用能主要是保证人的生存和舒适条件,它所要求的能源品质和温度都不是很高的,主要是保证温度在26~16℃之间,相对湿度在30%~65%之间,所以建筑用能应该是对口的低品位、低温的。 4、建筑用能应该是利用释放了高品位、高温度之后,用了几次的能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 建筑节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1、首先是选用节能的材料或是节能的设备,实现单一的局部的节能。例如选用好的保温材料替代传统的、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选用效率较高的设备,例如锅炉、水泵、冷水机组等等实现降低能耗。 这也是目前建筑节能进展的主要形式,大多是以厂家推广宣传自己产品为主。在工程招标中也以这种方式进行,这样做是初级阶段。虽然可以达到节能,但是少量的,局部的,没有充分发挥业主和设计研究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生产厂商在主导着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 2、再是系统节能,把各种节能设备或节能材料组合起来,用在一个系统中来实现节能,这是目前正在开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比上一种有了进步;节能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各种节能材料和设备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它们同时用在一个系统中未必就是最节能的的组合。但是这种形式是发挥了业主或设计单位的作用,改变了前边所说由一两个厂商主导节能的形式。 3、近年来由于节能形势的紧迫,节能指标的硬化,很多业主或设计单位已经开始选用节能技术,而不再是选用材料、设备或是单一的节能系统。而是选用节能减排好的技术,以此来定系统、定材料设备。这样就更全面、就更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节能效果。但是在有些项目中仅仅选用一两种节能技术所达到的效果还有局限,没有达到更高的节能水平。 4、最近各方面,各专业的专家们提出集成节能的概念,就是把各种节能技术综合考虑,用在一个项目中,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样做优化材料、优化设备、优化系统,选择多种技术,综合多种技术,实现总体优化集成,以达到节能减排效果最佳,投入最少。只有发挥业主、设计、生产厂商、设计、科研多方面的优势,集成整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种效果。 下面介绍几个采用集成节能的项目 大学城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燃气内燃机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北京用友软件园(地源热泵加蓄冰) 工程概况 用友软件园位于中关村永丰产业基地西南端,东临永丰路,南面是永丰南环路,西靠西滨河路,北与北清路接壤。整个软件园占地面积45.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有:1#研发中心5.5万平方米(其中预留1万平方米)、2#研发中心7.0万平方米(其中预留1万平方米)、5#研发中心4.5万平方米(其中预留0.5万平方米)、制餐中心5000平方米、交流中心1000平方米、员工食堂2000平方米、展示中心5000平方米和北侧试验楼2000平方米,一期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总采暖空调面积近16万平方米。 最终本项目的热泵技术采用垂直埋管方式的地源热泵系统,一期共埋置土壤换热器630个。 ?蓄冷技术的优点众所周知,主要为了平衡电网的昼夜峰谷差,在夜间电力低谷时段向蓄冷设备储蓄冷量,在日间电力高峰时段释放其蓄得的冷量,减少电力高峰时段制冷/热设备的电力消耗,是电力部门“削峰填谷”的最佳途径。另一方面,用户也通过使用峰谷电而得到了运行费用的节省,可谓一举多得。 中蓄冷的形式主要有冰蓄冷(潜热式)和水蓄冷(显热式)两种方式。水的比热是4.1868kJ/(kg·K)(1.0kcal/kg·℃),冰的相变温度是O℃、相变潜热 333.3kJ/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械)微型电机轴轴端扁部加工夹具设计研析.doc
- “国贸海岸公馆”营销策划报告1.doc
- 《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__黑龙江移动咨询资料__2004年8月》.ppt
- 《投资银行学》__2传统业务.ppt
- 《状元之路》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湘教版)_3__2__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ppt
- 【导和练】2015版高考生物考点分类汇编_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近3年真题+模拟).doc
- 【精品强烈推荐】2014届中考物理二轮精品复习专题卷_电阻(17页,含2013年模拟试题,含答案和解析).doc
-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突破_生命活动的调节Word版含解析.doc
- 0时间序列初探—平稳性分析及其R实现.doc
- 1B经济学常识复习3_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理论和模式.ppt
最近下载
- SICK西克KTS Core色标传感器操作手册.pdf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docx VIP
- 船舶油漆使用基本基础知识.pdf VIP
- 四年级(上)语文课文同步仿写、续写1.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级保育员课件.pptx VIP
- 第十章生态系统.ppt VIP
- 《脑卒中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规范》.pdf VIP
- 2012年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作品汇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定说课(新蓝).ppt VIP
- 年处理80吨茯苓提取车间提取工段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