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社会学专题研究大纲和参考文献详解.doc

法社会学专题研究大纲和参考文献详解.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SOCIOLOGY OF LAW》 (outline) 李建勇 教授 jianyongl@, lijianyong@ 一、课程简介(中文) 中 文 本课程在向学生介绍了法社会学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之后,通过法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学传统和法学传统,在重点介绍和评析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韦伯、腾尼斯、库利和米德等西方经典社会学家的法社会学思想的同时,也介绍和评析了安齐洛蒂、狄骥、埃利希、庞德等西方经典法学家的法社会学思想以及当代西方主要法社会学流派,探讨了法社会学学科发展和研究的趋势。并从专题研究的角度,对法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对社会与法律的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授课、案例教学、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详见附件大纲) (英文) 英 文 The course will cover two traditional ways of sociology of law: from the legal tradition of the course, to learn Leon Duguit; Eugen Ehrlich, Roscoe Pound and their thoughts, and what are their main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from 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of the course, to learn August Comte; Herbert Spencer; Emile Durkhlem; Max Weber, Parsons and Fei Xiaotong, and what are their main theories and viewpoints. The course us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ase studies and discussion in classroom. (please see detail from attachment)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法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法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学传统和法学传统的基本特点,同时能够比较流利地用英语参与有关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更能够了解法社会学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学会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和法律现象,把握好法律规范与社会规范、法学与社会学、行动中的法与书本上的法的相互关系。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egal norms and other social norm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aw and the society and between the law science and sociolog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aw in book and the law in action and finally, we will know how the course is so important for the law-makers, policy-makers and also for the judges and how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sociology of law to make an analysis on the issues of law and society. 三、教材以及参考书目 (正式教材请写明名称、编著者、出版社等,自编讲义请注明) 自编讲义(请件中英文附件) 主要参考书和文章: 1)。李瑜青:《法律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波斯纳:《法理学原理》,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4)。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再版; 5)李建勇: 《转型时代的 法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4月版 6)。李建勇文章若干篇(见附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 法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1.1 导论:法社会学的几种英文含义,他们的区别与联系 1.2 法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3 法社会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讲 法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学传统 2.1 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 2.2 早期代表人物(孔德和斯宾塞)的主要著作和思想 2.3中期代表人物(涂尔干、韦伯和腾尼斯)的主要著作

文档评论(0)

123****6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