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厂高温材料》 总 复 习 本章主要内容 一、区分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二、认识强度、塑性、硬度及韧性,分析其相互对应关系 三、分析应力-应变曲线 一、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 ⑴ 晶体:原子呈三维周期性规则排列的固体。 晶格:表示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一 、多晶体结构:由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 晶粒:组成金属的方位不同、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 晶界:晶粒之间的交界面。 2、线缺陷——位错 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 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接线.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方式:滑移 ⑴ 滑移的特点: ①只能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发生; ②沿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发生; ③位移量是原子间距整数倍; ④伴随着转动 滑移的机理:通过位错运动实现。 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 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对位错的阻碍作用越大;同时晶粒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使得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 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同时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越多,变形越均匀,在断裂前将发生较大塑性变 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大,因而韧性也好. 加工硬化 三 回复与再结晶 ⑴再结晶条件:冷塑性变形 ⑵加热时的变化: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再结晶: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再 结晶不是相变过程。 ⑶ 再结晶温度:发生再结晶的最低温度。 纯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T再?0.4T熔 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以再结晶温度为分界 第四节 合金的结构与相图 固态合金中的相结构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 物质。如碳钢、合金钢、铸铁、有色合金。 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 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⑵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处于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2、 金属化合物 与组成元素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 分为结构简单的间隙相和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常见三相等温水平线上的反应 在两相区中,确定两相的相对重量 两相的相对重量百分比为: 运用杠杆定律时要切实注意: 第二章 铁碳合金 (Iron-carbon Alloy) 渗碳体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1)渗碳体的存在能提高合金的硬度、耐磨性,使合金的塑性和韧性降低。 (2)对强度的影响与渗碳体的形态和分布有关: 以层片状或粒状均匀分布在组织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 以连续网状、粗大的片状或作为基体出现时,急剧降低合金的强度、塑性韧性。 铁碳合金相图 点:符号、成分、温度 杠杆定律的应用 碳钢 碳钢: 五大组成元素: 碳、硅、锰、硫、磷 牌号: 优质碳素结构钢:两位数字(代表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例:45钢,代表含碳量为0.45% 优质碳素工具钢:T+数字(代表含碳量的千分之几)例:T8钢,含碳量0.8% 第三章 钢的热处理 一、热处理原理 1、加热时的转变 奥氏体化步骤:A形核;A晶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A成分均匀化。 奥氏体化后的晶粒度: 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化刚结束时的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给定温度下奥氏体的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加热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倾向。 2、冷却时的转变 ⑴ 等温转变曲线及产物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共析钢) 二、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续) 热处理工序位置 1.预先热处理的工序位置 2.最终热处理的工序位置 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转变产物 第四章 合金钢 要求:掌握不同合金钢的牌号的意义。 记住几种典型合金钢的特征。 根据不同合金钢的组织、性能特点,进行合理选材。 第五章 耐热钢 1、耐热钢的含义 2、耐热钢在热电厂中的应用 3、耐热钢的高温性能 蠕变强度、持久强度、应力松弛 4、钢腐蚀的原理 5、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变化 耐热钢(性能指标) 耐热钢的组织稳定性 钢在高温下长期工作时的组织变化: 一、碳化物的球化 二、石墨化 三、固溶体中合金元素的贫化 耐热钢中的合金元素及其作用 钢材的耐热性能主要通过合金化来达到。 一、强化原理 1、固溶体强化 Cr、W、Mo、Mn、Nb等 2、晶界强化 B、Zr、稀土 3、碳化物的弥散硬化 合金元素的作用 碳:碳越高,高温抗蠕变性能越差。 Cr: 提高耐腐蚀性 增加铁素体强度,提高组织稳定性 Mo: 强化固溶体 提高再结晶温度 提高蠕变强度 V: 弥散强化 减少固溶体合金元素的贫化 不宜过多 Ti和Nb 弥散强化 Al、Si 抗氧化性 Ni:提高淬透性,扩大奥氏体区 耐热钢的分类 珠光体耐热钢 马氏体耐热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香精研制年度岗位绩效考核表.docx VIP
- 麦克维尔MDM组合式空气处理机.pdf VIP
- 各种岩石矿物地球物理物性参数总结.pdf VIP
- 月饼课件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炒中国股主力思维做主升_笔记.docx VIP
- 2024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课件PPT.pptx VIP
- 传祺-传祺GA3S PHEV-产品使用说明书-传祺GA3S PHEV 精英版-GAC7150CHEVA5A-GA3SPHEV用户手册_201903071.pdf VIP
- 慢性乙肝防治治疗课件.pptx VIP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pptx VIP
- dewinter综合征医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