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能使人生病的
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
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病毒分布;致病机理;HIV(蓝色)攻击T细胞;预防措施;河南文娄村的艾滋病孤儿;温家宝在河南与艾滋病患者共度春节;? 2007年主题:预防艾滋病与领导力;一、免疫的概念;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免疫的类型;提示:以上资料表明,人体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什么是抗原?大多数抗原进入内环境后首先被什么细胞处理?
(2)抗体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机体的反应速度为什么比第一次的时候更迅速、高效?;(二)抗原和抗体;2、抗体 ;比较项目;特异性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左)与肿瘤细胞(右)密切接触;;上节知识回顾: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当病原体突破机体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后,吞噬细胞等在进行非特异性免疫的同时,可以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首先吞噬细胞通过特定的T细胞激活产生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如果病原体位于内环境的体液中或病原体产生的一些毒素被释放到内环境中,则主要由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将它消灭,如果病原体(细菌或病毒)进入细胞内部,则由T细胞将宿主细胞分解后(细胞免疫),再由体液免疫的抗体将它消灭。
可见,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过敏反应;预防措施: 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免疫缺陷症;免疫学的应用;;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器官移植 P39;本节小结;1、人体排除“非己”成分的方式是( )
①阻挡②杀灭③吞噬④凝集⑤溶解
A、①②③④⑤ B、只是④⑤
C、只是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
A、靶细胞 B、抗原 C、抗体 D、吞噬细胞
4、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
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T细胞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记忆细胞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6、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7、有关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抗原决定簇
B、有识别能力是因为含有糖蛋白
C、它的产生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没有它机体就没有免疫功能; 8、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9、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