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学本科开题黄毅彬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秋记与你分享 静思笃行 持中秉正         秋记与你分享 抛砖引玉下 先感谢老师 不是最好 但是最小 基本反映之前看的文献 主要是学会怎么看文献(开始文学师兄给我看几篇文献,不懂怎么读) * 这种时黄老师拿来的 先介绍下大背景,再说浮游植物在碳崩重要性 引入定鞭金藻类群 代表性论文是 Jardillier 2010年发布在ISME杂志 通过FISH和文库发现 euk-b大多是定鞭金藻类群 通过全球2400 个站点的色素以及卫星估算 2000年 定鞭金藻可以达到30~50%的现存叶绿素a生物量。 一个从全球角度 一个举些海区实力 站点分别是 近岸 大陆架 海盆 代表性性论文zubkov 发表nature 分析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微微型生物 特别小 很难区分特征 因此分子手段的应用提供新的手段 1 rarefaction curve和真核通用引物表明还存在测序深度不足,存在许多为发现的类群 1.添加动画 2.操作的主要难点各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处理关键 黄毅彬 指导老师:黄邦钦 吴亚平 2014年2月28日 吕宋海峡微微型定鞭金藻遗传多样性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Outline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区域概述 三.研究技术路线 四.进度安排 五.研究特色与预期成果 海洋生物泵及其对气候的调控作用 50%全球初级生产 生物泵是海洋吸收CO2 的重要途径之一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颗粒有机碳(POC) CO2 如果生物泵关闭, 那么大气CO2浓度将 上升180 ppm(40% ) (Sarmiento et al., 1984) (Falkowski et al., 2002) 背景1: 浮游植物的重要作用 ? ? 背景2:微微型定鞭金藻的生态意义 2.1 定鞭金藻在开阔海区碳循环的重要作用 Jardillier等(2010)研究表明,Euk-B 类群(其中定鞭金藻约73%)在热带 和亚热带大西洋海区贡献可达38%的初级生产力。 Euk-B约占CO2 固定量的38% 其中78%属于定 鞭金藻类群 (Jardillier et al., 2010) ? 背景2:微微型定鞭金藻的生态学意义 2.2定鞭金藻在海洋群落结构的重要地位 利用定鞭金藻的特征色素19-hex来指示其叶绿素a生物,估算结果显示在全球海区,定鞭金藻贡献约30~50%的现存叶绿素a生物量。 (Liu et al., 2009) ? 背景2:微微型定鞭金藻的生态学意义 2.3定鞭金藻在群落结构的重要地位 (Wu et al., 2014) (Wu et al., unpubl.) 西太平洋 南海 ? 背景2:微微型定鞭金藻的生态学意义 2.4 定鞭金藻特殊的营养类型—Mixotrophy (Liu et al.,2009) 研究发现,定鞭金藻除了能通过体内的色素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能摄食细菌。可能正是这种混合营养模式,支持了定鞭金藻类群在寡营养海区的高生物量。(Zubkov et al.,2008) The Key to the Success--Mixotrophy 电镜显示,定鞭金藻Clade B2的第三条鞭毛较长,推测通过它来捕食 ? 背景3:分子生物学在微微型定鞭金藻生物的应用 (Massana ,2010) 只能分选出真核大类 耗时,只能鉴定分离的纯种 培养基存在的选择偏好性 特征光合色素: 只能指示出大类群 ? 背景3:分子生物学手段--定鞭金藻序列 (Liu et al.,2009) (Wu et al., unpubl) 目前的研究表明,测序深度不足, 还有待进一步步研究(eg. 设计特异性引物) Outline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区域概述 三.研究技术路线 四.进度安排 五.研究特色与预期成果 ? 吕宋海峡区概况 西太平洋水与南海水交换通道,常伴有上升流和涡流等中尺度现象(Gong et al.,1992 Li, Nowlin et al. 1998, Chu and Fan 2001) 受季风影响显著,冬季在西侧常爆发大规模藻华(Shang, Li et al. 2012) 终年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大洋鱼类的聚集地(Chiang et al.2004,Chen, Chen et al.2008) 采样站位 Outline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区域概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