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界奇才”黄远生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远生PK王韬 黄远生与王韬思想包括新闻思想的局限性以及产生局限性的原因 拓展: 四、对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的评价 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 “远生通讯” 当年中国新闻界的一大品牌。 他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驱者。是民初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是“报界奇才”。胡适曾说:黄远生“这位名噪一时的记者是文学革命运动的先驱”。 黄远生 黄远生的文章犀利泼辣,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能从常事看到常人所看不到的深度,因此时人赞誉他的文章为“洞朗轩辟,幽隐毕达”。 黄远生 黄天鹏在他的《新闻学概论》中曾赞誉说:“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讯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黄远生 好友梁漱溟闻听黄远生噩耗陷入了痛苦的矛盾之中,开始写作《究元决疑论》一书,试图从佛教出世思想中寻求“人生之苦”与人生真义,思想情感由此发生了极大转变。 黄远生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把黄远生推为新文学发“先声”的人物。 黄远生 黄远生死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其影响所及仍然遍布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新青年》及《新潮》提到他名字或涉及他言论的文章不下30篇。 黄远生 黄远生死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其影响所及仍然遍布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新青年》及《新潮》提到他名字或涉及他言论的文章不下30篇。 黄远生   小结 黄远生以深厚的中西学问基础,超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新闻采访技巧,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中的巨擘,被戈公振称为“报界之奇才”,中国新闻通讯的“鼻祖” 。 与现代接轨的新闻思想 “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 黄远生 之所以把黄远生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是有原因的。大家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试着思考: 1.新闻人与记者 2.现代意义上的记者指的是什么? 3.黄远生与以上所指有何关联? 4.之前所谓从事报业工作或是涉猎新闻工作的人,例如王韬,为何不能算作“中国第一个” 5.他这个记者与当今的记者有何关联? 6.他的一些新闻思想,新闻作为与当今已构成相对完善系统的新闻业又有何内在联系? 7.他的新闻思想,新闻作为对当今乃至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报界奇才”黄远生 四 一 二 三 黄远生生平简介 黄 远 生新闻传播活动 “远生通讯”及他的新闻思想 对黄 远生新闻传播活动的评价 内容板块 主要两大点 黄远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 “远生通讯”及其他的新闻思想 二 一、黄远生生平简介 黄远生 名字及出生地  黄远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5日),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省九江县新合镇址坊村人。 黄远生 家庭 成员 曾祖父黄凤楼:道光年间进士。 父亲黄儒藻:秀才出身,在宁波办过洋务。 夫人余长贞(1937年于成都) 长子黄席群(2004) 次子席椿(右)、三子席棠(左)留学德国前和生母王瑞珍合影(1937) 黄远生 经历 简述 黄远生发蒙时期广涉经史子集 。 1903考中秀才,同年秋中举人。 1904年中进士。 1904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 1909年起,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 。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辞去官职,1911年,专门从事新闻工作,开始记者生涯。 1915年1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被刺杀身亡。 二、黄远生新闻传播活动 1912年创办和主编了《少年中国周刊》。 他还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 担任过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经常为《东方杂志》、《论衡》和《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黄远生以撰写《时报》、《申报》的 《北京通信》而驰名报界。 黄远生写下了大量的新闻通讯和时评政论。其挚友林志钧在《远生遗著》里收录了他在四年中所写的237篇文章,其中通讯167篇。该书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黄远生 黄远生的新闻作品 外交部的厨子 政界小风潮零记 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 乔装打扮之内阁 最近秘密之政闻 新闻通讯 黄远生报业活动 新闻工作 中进士后,他获得了“知县即用”的资格, 但他不愿按清廷惯例接受官职进入官场,便在高中进士的这一年(1904),以进士身份东渡日本,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六年后(1909),他学成回国,因为某些原因,还是进入了官场,历任清政府邮传部员外郎、参议厅行走、编译局纂修、法政讲习所讲员等职。 公事之余他还从事报业活动,经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评述。此时李盛铎以北洋五大臣之一赴西欧考察宪政归国,他对黄远生说: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能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