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意识与意义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09 - 幸福主体的意识与意义 2013.11.上海 李 晓煦 lixiaoxu+2013.fall.happiness@ 幸福:物质 vs 信息 笛卡尔之「思」与「在」 笛卡尔所在的十七世纪,学者已经知道意识活动可以归结为神经刺激。 仅仅拉动它们(神经)经过腰部或颈部的某些部位,也会在脑子里激起一些运动,同脚上受伤所激起的运动相同,因而心灵也就觉得脚上痛,就好象脚上受了伤似的。我们的感官的其他各种知觉,应当说情形也是这样。 Matrix 的原型即笛卡尔控制神经信号的魔鬼 《前额叶二三事》 From:王晓东博客 幸福:知识 vs 体验 休谟之「印象」与「观念」 十八世纪,休谟明确指出主体处境的一切都是知觉 除了对知觉以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一个实体是和一个知觉完全差异的。因此,我们并没有一个实体观念。 休谟将「印象」与「观念」分开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心灵中的一切知觉分为两类…一类…称为思想和观念,另外的一类…姑且称之为印象… 如果你告诉我有人沉溺于恋爱之中,我很容易了解你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并且对这个人所处的境况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但是,我们决不可将这种概念与这个人在恋爱中的神魂颠倒等同起来。 Qualia 文献讨论Qualia的常见例子 颜色——描述了另一种生物的脑神经网络对光波频段(不同于人类的)反馈模式,何以知道该生物看到的颜色? 疼痛——另一种生物的挣扎(比如蒸煮中的大闸蟹)会有何种疼痛? 幸福是一种Qualia,而非知识 幸福:经验 vs 理性 康德之「先验」与「经验」 与休谟不同,康德认为—— 先验范畴(数、质、关系、模态)独立于经验而存在 与笛卡尔不同,康德认为—— 先验范畴以它的纯粹形式存在 纯粹的(不混杂有任何经验内容的)先验范畴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理性 意识与大脑:The Mind’s I (1981) /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1991) Cartesian Theater Model 「我在」观「我思」 Multiple Drafts Model 「我思」内容重心即「我在」 意义:心理学的维也纳第三学派 Viktor Emil Frankl (弗兰克尔) 1905~1997 人性观——人的存在具有三个层次 身体 心理 精神,其中以精神层次为最高 意义:心理学的维也纳第三学派 自由与责任 人虽不能免于生物、心理或社会这三种条件限制,但是面对这些限制,人却保有选择的自由,自由决定要顺服于它或要抵抗 自由即责任。宏观的自由选择依赖于微观的确定决策。 Self-Transcendence 人类存在的特征是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人的特征是“追求意义”不是“追求自己” Frankl:获得生命意义的三途径 创造的价值(creative values) 指透过某种类型的活动以实现个人的价值,即功绩或成就之路,亦即工作的意义。如:经由个人工作、嗜好、运动、服务、自我的付出或贡献、与他人所建立的关系等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Frankl:获得生命意义的三途径 体验的价值(experiential values) 此价值是藉由对世界的接纳与感受中实现的,即经由体验某种事物或经由体验某个人(爱情)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如:欣赏艺术作品、投入大自然怀抱、与人交谈、体验爱的感觉等。 Frankl:获得生命意义的三途径 态度的价值(attitudinal values) 当个人面对无法改变之命运(罪恶感、死亡或痛苦的逼迫)时所决定采取的态度属之,此即苦难的意义,是人类存在的最高价值所在。如:个人所持的生活信念或价值观。 Mans Search of Meaning 前半部为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经历自传 Statue of Responsibility 决定论与使命感 想像一个确定(且不可确知)的世界 波斯学者Omar《鲁拜集·71》——「冥冥有手寫天書、彩筆無情揮不已。流盡人間淚幾千、不能洗去半行字。」 牛顿物理学后量子力学之前的学者共识 爱因斯坦——上帝并不掷骰子 决定论与人生态度 宿命——「伊上帝之降命,何修短之難裁」 使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向死而生:柯文哲医生的生死观 2013, TEDxTaipei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行思禅师) 病人 ? 病 ? 人生 熵 ——高尔基的腐烂vs燃烧 一坨翔的启示 向死而生 追寻生后死前过程之意义 视频:Randy Pausch的最后一讲 /wiki/实现童年梦想 本节复习 幸福体验与意识 生理基础 前额叶白质切断术 从第三人称信息世界到第一人称情境体验 Qualia 从体验、经验到理性、价值 先验范畴 Multiple Drafts Model 意义与心理学维也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