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动时间:2014年7月—2014年8月
活动地点:萧山区新湾街道
活动队长:芦振宇
活动队员:沈铸杰、徐佳瑶、张瑞柯、
孙以勒、黄 晨、陶 艺、谢家麒
活 动 方 案
活 动 主 题 寻 访 家 乡 的 盛 凌 湾 队 名 手 牵 手 假 日 活 动 小 队 队 长 芦 振 宇 队 员 沈铸杰、徐佳瑶、张瑞柯、孙以勒、黄晨、陶艺、谢家麒
活
动
方
案
活
动
方
案 时 间 地 点 活 动 分 工
7月12日
学校门口
学校附近的一段盛凌湾 师徒结对:
沈铸杰带孙以勒;徐佳瑶带黄晨;张瑞柯带陶艺;芦振宇带谢家麒。
全体考察记录,芦振宇、谢家麒拍照。
7月19日
陶爷爷家
采访陶爷爷:
提问:张瑞柯、陶艺、孙以勒。
记录:徐佳瑶、沈铸杰、黄晨。
拍摄:芦振宇、谢家麒。
7月28日
新湾街道建华村社区办公室 采访河长:
提问:张瑞柯、沈铸杰、谢家麒。
记录:徐佳瑶、黄晨、陶艺。
拍摄:芦振宇、孙以勒。
7月29日
共和桥到共建桥的一段盛凌湾
捞捡垃圾:
捞垃圾:芦振宇、张瑞柯、沈铸杰。
捡垃圾:徐佳瑶、黄晨、陶艺。
提袋子:谢家麒、孙以勒。
7月30日
——
8月9日
盛凌湾附近的村民家
同学家里
做宣传:
书写打印、发放倡议书:芦振宇、徐佳瑶、黄晨、陶艺。
设计制作护河标志:
张瑞柯、沈铸杰、谢家麒。
制作保护盛凌湾手抄报:芦振宇、徐佳瑶、黄晨、孙以勒。
设想“明天的盛凌湾”:张瑞柯、陶艺。
新设计:
设计环保新水栏:
芦振宇、谢家麒。
设计河道环卫垃圾房:沈铸杰、孙以勒。 8月10日 教师办公室 活动交流小结:全体队员。 温
馨
提
示 时时处处注意安全,特别是实地考察和捞捡垃
圾时注意自我保护。
2.每次活动不迟到,带好所需用品,做好记录,尤其要保管好手机等。
3.采访时注意文明礼貌,用上礼貌用语。
4.队员间团结互助,大同学指导小同学。 【我们的寻访】
眼前的盛凌湾——轻舟缓缓,绿树掩映
2014年7月,我们六年级的沈铸杰、张瑞柯、徐佳瑶、芦振宇四位大同学,和三年级的黄晨、孙以勒、陶艺、谢家麒四位小同学,一起组成了“手牵手”假日活动小队,并在黄晨妈妈的带领下一同寻访了家乡的河流——盛凌湾。眼前的盛凌湾两岸绿树掩映,绿草茵茵,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偶尔浮过几条打捞垃圾的轻舟,船尾拖出长长的波纹,将些许漂浮的树叶荡漾。
过去的盛凌湾——排涝开坝、历尽沧桑
7月25日,我们手牵手假日活动小队的同学一起走进陶爷爷的
家,聆听陶爷爷给我们讲盛凌湾的故事,又一起上网查找,具体地了
解了盛凌湾的过去。听陶爷爷说:盛凌湾,是一条拥有近百年历史的
河流,是萧山东北部地区重要的排涝河道之一。在东片的排涝史上,立下过赫赫战功,但也引发过无数的纷争;她为养育一代代沙地儿女,
做出过不朽的贡献,但也遭受过无数的创伤。南 北 “战 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盛凌湾根本没有一眼排涝闸,所以每当
遭遇洪涝灾害,要不任凭自涨自退,要不就会因为要向钱塘江排涝而
发生没有硝烟的“南北战争”。南派是大和山、长沙一带的百姓;北
派是清一色散居在钱塘江边上的沿江沙地村民。听陶爷爷说,洪灾年
代,一连下几场黄梅雨,水位急
剧上涨,庄稼房屋被淹,南派就想到开大坝向钱塘江排水。而北派虽然也深受涝灾之害,但是坚决抵制开坝,因为放水后,潮水倒灌,北派百姓遭遇会更惨,危险也会更大。
最令新湾人刻骨铭心的有两件事:一件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当
整个南沙大地浸泡在汪洋之中时,南派召集人高马大、能战善言的一
班人马,开锣鸣鼓而来,目的只为开坝放水。而北派拿起家里的脸盆、
饭盆等敲打会响的东西,发出信号,召来沿江百姓参与抵抗。当南北
矛盾一触即发时,北派人凭借自身的力量优势和稍通擒拿格斗本领,
三下五除二,来了个锁喉动作,把南派一“出头鸟”夹在自己硕大的
臂膀下,连拖带拉夹出几里路。北派先声夺势,使南派落荒而逃。还
有一件是大约在四十年代中期,大水淹没舍檐,南派又来了一支浩浩
荡荡的开坝大军,北派决意誓死抵抗,场面十分混乱。此时,新湾一
乡长见阻止无力,就鸣枪警告。因人多事杂,鸣枪失误,一南派人员
毙命于枪下,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县的血案。
和 平 生 活 斗转星移,五十年代,萧山县开始兴修水利,在开大坝的地方建起了一座排涝闸。从此,停止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新湾人为纪念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坝的南沿建起了一座横跨盛凌湾的桥,取名“共和桥”,居住在附近的村叫“共和村”,善良的新湾人民,寓意大家共同和平地生活,一桥一村至今犹存。几年前在村里还各有一个“共和
小学”与“共和幼儿园”,现在分别合并到新湾小学与新湾幼儿园。
绿 色 通 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