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的护理分析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和征 (AIDS) 概述 流行病学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 预防及护理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流行病学 流行概况 首例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 全球HIV感染者 70,000,000例,平均每8秒钟就有1个人感染 超过2000万AIDS患者已经死亡 非洲 美洲欧洲亚洲 我国HIV感染者∶首发病例1985年,2003年报道约 84万。目前至少100万;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性接触 同性恋 异性恋 血液及血制品 输血、器官移植、静脉吸毒 不规范的采血、医疗器械交叉感染 母婴传播 其他:职业暴露等 免疫发病机理 HIV感染引起的免役抑制,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 并发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临床表现 潜伏期∶2-10年 Ⅰ期 急性感染期 感染HIV后,部分病人出现 血清病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处淋巴结肿大。 检查有血小板可减少,CD8升高,HIV抗原阳性。持续3—14天后自然消失 Ⅱ期无症状感染期 持续2~10年或更长,平均5年,无自觉症状,仅血清HIV抗体阳性。 Ⅲ期 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两大特点: 主要表现为持续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除腹股沟外有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 Ⅳ期 艾滋病 体质性疾病∶发热、乏力、不适、盗 汗、 厌食、消瘦、腹泻 神经症状∶头痛、癫痫、痴呆、瘫痪 机会性感染∶寄生虫、真菌、结核杆菌、病毒等感染 恶性肿瘤∶卡氏肉瘤、淋巴瘤 其他∶慢性淋巴性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 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 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搐、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黏膜损害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黏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 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济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病毒感染∶带状疱疹 病毒感染∶疣 临床表现 寄生虫----隐孢子虫感染 真菌----孢子丝菌病 各系统临床表现 [一] 1.皮肤粘膜 卡氏肉瘤 念珠菌感染 外阴疱疹、 尖锐湿疣 各系统临床表现 [二] 2.呼吸系统 卡氏肺孢子虫(肺囊虫)肺炎 肺结核 巨细胞病毒感染 真菌性肺炎 卡氏肉瘤 各系统临床表现 [三] 3.消化系统 口腔与食道炎 口腔毛状白斑 感染性腹泻 肛周、直肠疱疹病毒感染 肝损害 各系统临床表现 [四] 4.神经系统 机会性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等 机会性肿瘤∶ 原发性淋巴瘤等 HIV直接感染 痴呆综合征等 各系统临床表现 [五] 5.眼部 视网膜炎(CMV感染) 卡氏肉瘤 辅助检查 1.机体免疫功能检查 主要是中度以上细胞免疫缺陷包括:CD4+T淋巴细胞耗竭,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减少,CD4200/μl,CD4/CD81.0,(正常人为1.25~2.1),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试阴性,有丝分裂原刺激反应低下。NK细胞活性下降。 2.各种致病性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如用PCR方法检测相关病原体,恶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 3.HIV抗体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检测法、免疫印迹检测法、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者用于确证试验。 4.PCR技术检测HIV病毒。 处理措施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对艾滋病前期或已发展为艾滋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注意休息,给予高热量、多维生素饮食。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包括输血及营养支持疗法,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2.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随着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抗HIV的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护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