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氨基树脂胶黏剂; 第一节 脲醛树脂胶黏剂 ;脲醛(UF)树脂:尿素和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
;1844年:由Tollens首次合成;
1929年德国染料公司:开发出一种能在常温固化胶接木材的UF预聚体,获得UF树脂用于胶接木材的专利,引起人们的重视。;1931年:脲醛树脂首次在市场销售,从此以后,UF树脂在木材加工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
;UF树脂胶黏剂由于其成本低廉、原料来源丰富、固化胶层无色、操作性能好,以及良好的胶接性能等一系列优点,成为我国人造板生产的主要胶种。;经典理论认为,UF树脂的合成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中性或弱碱性(pH=7~8)介质中,尿素与甲醛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即加成反应。;(1)加成反应:尿素和甲醛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反应,可生成一羟、二羟 、三羟和四羟甲基脲。
;第二阶段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聚反应,当分子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将反应液的pH值调至8~9,并降温至常温,得到脲醛树脂的初期缩合液。 ;(2)缩聚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羟甲基与氨基或羟甲基及羟甲基反应。
;(2)缩聚反应:在特殊条件下也产生分子内缩合,生成环状化合物Uron 。;动力学研究表明,反应初期的反应速度取决于pH值。羟甲基化反应在pH=5~8之间有一个最低值,在这个范围之外,反应速度随pH值下降而上升。;Uron环的引入,提高了UF树脂的缩聚程度,树脂的初粘性较好,甲醛释放量低;树脂的耐水性好,胶接制品的耐水性得到了提高。;但随着树脂分子中Uron环数量增加,树脂的固化速度减慢,胶合强度降低,在树脂合成中Uron环含量控制在10%左右为宜。 ;经典理论认为,UF树脂在未固化前,主要是由取代脲和亚甲基链节交替重复生成的多分散性聚合物。;固化时,树脂中活性基团(-NH-、-CH2OH)之间,或与甲醛之间反应形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结构,树脂的固化过程是连续的,且胶接强度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Chow和Hancock用TBA方法研究了UF树脂的固化过程,发现其固化过程是不连续的,胶接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又增加。 ;2、胶体理论;2、胶体理论;UF树脂胶黏剂与其它胶种相比,存在着耐水性差、固化后胶层脆性大、耐老化性能差、游离甲醛含量高等缺点,这些缺点不但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而且影响了产品质量。;因此,为了扩大UF树脂的应用范围,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采用对UF树脂胶黏剂进行改性的方法来提高其综合性能。;UF树脂胶黏剂耐水性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固化后的树脂中存在着亲水性基团,羟基、氨基、亚氨基、醚键等。;改进UF树脂耐水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共混、共聚或一些其他的添料来实现的。;在UF树脂分子中引入三聚氰胺,由于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可以封闭许多吸水性基团,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耐水性。 ;2、树脂稳定性研究;UF树脂在贮存过程中,体系的pH值会逐渐降低,从而导致早期固化,因此,经常调节树脂pH值保持在8.0~9.0,可延长贮存期。;此外,向树脂中加入5%的甲醇、变性淀粉及分散剂等可以提高UF树脂的稳定性。;3、耐老化性能研究;3、耐老化性能研究;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乙醇、丁醇及糠醇,将羟甲基醚化,或者将苯酚、三聚氰胺与尿素共缩聚,均可提高其抗老化能力。 ;在调胶时,向UF树脂中加入适当比例的填料,如面粉、木粉、等,可以削弱由于胶层体积收缩而引起的应力集中,减小开胶脱落的现象。 ;4、其他方面改性;4、其他方面改性;此外,将UF共聚物、乙二醛及氯化铵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的胶黏剂,固化快速,耐水性好,残留甲醛量低。 ;甲醛是一种反应活性很强的醛类化合物,它能与人体的蛋白质反应生成氮亚甲基化合物:
;甲醛使蛋白质发生的变性,引起眼睛、鼻子等部位的粘膜发炎而产生痛感。
;五十年代人们就已经发现空气中含有0.1 mg/ m3甲醛就可以闻到它的气味;当浓度达到2.4~3.6 mg/m3时,人的眼、鼻、喉都将受到刺激。;据调查,受甲醛刺激,根据程度不同,人的机体可能发生的疾病有:咽喉炎、结膜炎、胃炎、不眠症,以及视力减退等各种疾病。 ;人体对空气中甲醛浓度的嗅觉界限为0.15~0.3 mg/m3;
刺激界限为0.3~0.9 mg/m3;
忍受界限为0.9~6 mg/m3。;人体对空气中不同甲醛浓度的反应;最近的研究表明甲醛会增长红细胞的溶血作用,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引起可滴淀巯基含量降低,同时使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乳酸脱氢酶活力提高和促进细胞内Ca2+泄漏,由此可见,它对人体有害是毫无疑问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发布了关于甲醛可致癌的报告,甲醛已被公认为癌症的可能诱因。;在2004年6月份IARC发表的报告称高浓度的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德斯勒.docx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九讲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docx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财务共享服务教学课件4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pptx VIP
- 手术患者意外伤害预防.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广告理论与实务:各类广告媒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VIP
- 广告理论与实务:印刷媒体广告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