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病毒学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EB病毒 EB病毒是1964年Epstein和Barr最先从中非洲儿童的恶性淋巴瘤 (Burkitt lymphoma) 体外培养的淋巴瘤细胞系中,用电镜发现的一种新的疱疹病毒,并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又因与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的发病有关,故受到重视。    EBV形态结构与疱疹病毒组的其他病毒相似,但抗原性不同,尚不能用常规方法培养。 一般用人脐血淋巴细胞或用含EBV基因组的类淋巴母细胞培养EBV。 EBV基因组可产生多种抗原。其中: 病毒潜伏感染时表达EBV核抗原(EBNA)和潜伏感染膜蛋白(LMP)。 病毒增殖时表达EBV早期抗原 (EA)、EBV衣壳抗原(VCA)和EBV膜抗原(MA)。 生物学性状 EBV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过去认为只有B细胞表面有EBV受体。但最近发现在腮腺管、咽部以及宫颈外的某些上皮细胞亦有EBV受体。因此,EBV也可感染上皮细胞。 EBV在B细胞中少数引起显性感染,多数引起潜伏感染,极个别受EBV感染的B细胞可发生恶性转化。   传染源:EBV抗体阳性而仍排毒的健康人、隐性感染者和病人。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唾液感染(例如接吻等)。输血也偶可传播,但未发现有垂直感染。 EBV在人群中广泛存在,成人抗体的阳性率达90%以上。 病毒原发感染后感染者血清中出现NT抗体,能阻止外源性病毒再感染。但不能清除体内的EBV。病毒可以非增殖形式长期潜伏于人体少数B淋巴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在体内的EBV活化,形成再发。 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一种急性的全身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青春期初次感染较大剂量的EBV者可发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炎、颈淋巴腺炎、脾肿大、肝功能紊乱和以异形淋巴细胞为特征的单核细胞显著增多。由唾液排出病毒可持续6个月之久,预后一般良好。  2.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某些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多见于6岁左右儿童,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在肿瘤组织中发现有EBV基因组。故多数学者认为EBV与Burkitt淋巴瘤有很密切的关系。   3.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我国广东省发病率最高。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EBV与NPC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主要根据是:①从NPC活检组织中找到了EBV的标志 (病毒核酸及病毒抗原);②NPC患者血清中EBV相关抗原 (EA、VCA、MA、EBNA) 的抗体效价高于正常人。   由于EBV难以分离培养,故一般用血清学方法作辅助诊断:   1、免疫酶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法 用于检测EBV的VCA-IgA抗体或EA-IgA抗体。如果抗体滴度≥1:5~1:10或持续上升,对鼻咽癌有辅助诊断意义。 2、异嗜性抗体凝集试验 主要用于辅助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在发病早期,血清中出现一种能非特异地与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的异嗜性抗体。此抗体滴度在发病3~4周内达高峰,于恢复期迅速下降,不久消失。抗体滴度超过1:80时有诊断意义。 在有条件的实验室,亦可用原位核酸杂交法检查标本中淋巴细胞或上皮细胞中的EBV DNA;或用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查细胞中的EBV核抗原,以证明标本细胞中存在的病毒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法   国内试验研制的EBV疫苗,用以预防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考虑用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免疫预防。 从有EBV增殖性感染的淋巴母细胞中提取EBV膜抗原的gp340成分能诱生NT抗体,并能保护动物抵御由接种EBV所诱生的淋巴瘤。因此,gp340是一种有希望的EBV的亚单位疫苗。 最近国内应用痘苗病毒做载体,构建能表达EBV膜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此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正在观察中。 防治原则 第二十六章 逆 转 录 病 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疱疹病毒的重要特性 病毒体 球形,直径为150-200nm(二十面体对称) 基因组 dsDNA,线性,124-235kb,有重复序列 蛋白 超过35种 包膜 含有gp,Fc受体 复制 核内;从核膜出芽释放 突出特点 引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