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中外园林史概论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第一章中外园林史概论2.ppt

(3) 混合式 特点: 综合规则与自然的特点,把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出既有整齐明朗,色彩鲜艳的规则式部分,又有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式部分。 应用: 在较大的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规则式布局易与建筑的几何轮廓相协调,且较宽广明朗,然后利用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配置逐渐向自然式过渡。 北 京 奥 林 匹 克 森 林 公 园 杨凌教稼园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2 依据隶属关系分类 (1)皇家园林 (2)私家园林 (3)寺观园林 (4)陵寝园林 (5)公园 (1)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等。 风格特点: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 (2)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文人、地主、富商所私有,古籍里面称之为园、园亭、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风格特点: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 (3)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 特点:一是寺观园林有一定的公共性,对广大的香客、游人、信徒开放;二是寺观园林具有较稳定的连续性;三是寺观园林选址有较强的适应性;四是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五是注重超脱尘俗的精神审美功能。 (4)陵寝园林——包括地下寝宫、地上建筑及其周边环境。陵寝周围都有大面积陵园。 特点:封土为陵,规划整齐划一,选址修陵讲究风水,陵园规模宏大,建筑群集中,院落层次起落明显,布局讲究中轴对称,总体宏伟、壮观、肃穆、庄严。 (5)公园——包括城市公园、专业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公共绿地、主题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公园等。 雏形-古希腊-圣林、竞技场 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公众俱乐部 中国-辛亥革命前后-越秀公园、中山公园等。 中国古代公共园林的建置情况见于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城镇、村落,为居民提供公共交往、游憩的场所。 公共园林一般由地方官府出面策划,或为缙绅出资赞助的公益性质的善举,虽然后期的发展已较为普遍,但作为一个园林类型而言其本身尚未成熟,还不具备鲜明的类型特征。 它们多半是利用河、湖、水系稍加园林化的处理或者城市街道的绿化,呈开放的、外向型的布局,与其他园林类型的建置采用封闭的、内向型的布局不一样。 ——风景名胜区、商业闹市区(滨水区)、陵园、坛庙。 第二节 世界园林体系 依据文化体系诸因素,并参考国内外有关园林体系划分理论与方法,将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欧洲园林: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风景式园林为优秀代表,以规则式和自然式园林构图为造园流派,分别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情趣。 伊斯兰园林:属于规则式园林范畴。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中国园林: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是一种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多见于宫室寺观建筑,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 3.浓郁的诗情画意; 4.深邃高雅的意境。 这四大特点乃是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主要标志。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反映了这四大特点的形成过程,园林的成熟时期也意味着这四大特点的最终形成。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是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突出体现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方面 筑山:(叠山与置石)“一峰则太华千寻” 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一勺则江湖万里”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中国园林建筑能够与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的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一面,从而在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哲理境界。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为此提供了条件 匠师们为了进一步把建筑谐调、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还发展、创造了许多别致的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如亭、舫、船厅、廊等) * 杨凌 树木园(自然式) 网师园(自然式) 北海 琼岛春荫配置图(混合式) 潍坊 十笏园(混合式) 成都 武侯祠(混合式) 长廊 佛香阁、排云殿 乐寿堂 昆明湖 万寿山南坡—佛香阁 颐和园(皇家园林) 恢宏飘逸的颐和园17孔桥,从湖两岸往中间数桥洞到中间都为9。 苏州 拙政园 (私家园林) 苏州 留园 (私家园林)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