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与先秦哲学概念.docx
“水”字在中国古文字很早就出现了,在先秦诸子的思想观念中并不把水看作纯粹客观的事物,而是对它往往做哲学寓意的解读,使之与诸多道德术语发生意义的关联。《荀子·宥坐》载: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 ? ”孔子日:“夫水,大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光光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絮,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在“东流之水”中读出了“德”、“义”、“勇”、“法”、“正”、“察”、“善化”和“志”等种种意味,真可谓“观水有术”。其实,不独孔子如此,先秦的哲人们都对水有着各自的哲学意义的体悟与洞识。
????关于水对先秦哲学的影响,美国艾兰 (Sarah Allan) 教授的《水之道与德之端》 1 一书,重点研究了中国早期哲学文献《论语》、《老子》、《孟子》和《庄子》中水的隐喻与中国早期哲学概念的关系。这里拟在艾兰教授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先秦哲学文献的取材范围,增加与水有关的哲学条目,并力求给出初步的理论分析。
????( 1 。 Sarah Allan :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 1997 .亦见拙译《水之道与德之端——中国早期哲学思想的本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水与本质
????哲学意义的本原指世界的来源与存在根据。曾被黑格尔誉为开启西方哲学的先驱人物、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认为万物由水做成,水为万物的本原。
????在中国早期历史,《管子·水地》通篇讨论水,其中提出水为万物本原的思想: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故日“水具材也”。……故日: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
????1998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公布了一批出土于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的竹简。其中一篇被称为《太一生水》,其开篇???讲:“大 ( 太 ) 一生水,水反梢 ( 辅 ) 大 ( 太 )
一,是以成天。天反梢 ( 辅 ) 大 ( 太 ) 一,是以成陛 ( 地 ) 。……”
在这两篇中国早期哲学文献中都明确提出以水为本的宇宙论纲要。
水与道
????关于“道”的字义来源,艾兰教授在《水之道与德之端》中指出,在哲学意义上作为自然规律的“道”,是基于“水道”而非陆路的本喻。“道”作为哲学基本范畴,有宇宙本原、规律、原理和准则诸义。诸子百家虽然分属于不同的思想流派,但他们都把“道”悬之弥高,对之孜孜以求,津津乐道,故可统称之为“求道派”。如孔子讲:“吾道一以贯之”,“朝闻道, 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当然,诸子百家所诉求之习“道”的内在意蕴是不尽相同的。
????就以“道”命名的道家学派而言,他们的“道”主要指宇宙本原。在道家看来,由于它是万物之本原,涵括万物,故其不可界定,不可命名。因为有名就有局限,有局限就不能为万物之宗。套用形式逻辑的术语似乎可以解读为,外延无限大之物,其内涵必然无限小。至于把万物本原称之为“道”,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性的称谓,所谓“强为之名曰‘道 ”就道家的主旨而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 《老子·一章》 ) 然而,尽管“智者无言”,老子还是留下了五千言;即使“道”不可道,但对“道”还是要有所言说、有所名状的。这于是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道家的著名悖论。在道家对本原之“道”的各种描述中,水自然成了喻“道”的重要素材,正如朱谦之所说:“古代道家,往往以水喻道。” 1 《老子·三十二章》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川谷”二字,在《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作“小浴 ( 谷 ) ”。这里讲,天下归宗之“道”犹如万流所归的江海。
????( 1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 1984 年,第 3 置页。
????《老子·八章》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惟不争,故无尤。
????“不争”二字在《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作“有静”,乙本作“有争”,河上公注:“众人卑湿垢浊,水独静流居之也。”这是说,水卑下不争的品性是为“上善”,接近于“道”。
????《庄子·大宗师》云:
子贡日:“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 ”孔子日:“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子贡日:“敢问其方。”孔子日:“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日,鱼相忘乎江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ZXR10 M6000电信级路由器硬件手册.docx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高中英语_Being funny without saying a word教学课件设计.ppt
- 2024版育婴师培训全套课件完整版.docx VIP
- 子网掩码相关教学 子网掩码快速算法.doc VIP
- 什么什么踏地四字成语.docx VIP
- 力士乐卷扬减速机制动器安装拆解图文.pdf VIP
- 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检修:车载充电机的认知与检修PPT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度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pdf VIP
- (新版)消防设施操作员(初级)消防设施操作-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