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事和节事旅游的界定 节事旅游的概念 节事旅游指以一次性或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为核心吸引力,营销或提升目的地的特殊旅游活动形式。 节事旅游指借举办各种节庆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以吸引游客到当地旅游的一种旅游方式。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各种节庆活动和特殊事件。 西方学术界常常把节日(festival)、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称为“节事”,英文简称为FSE(FestivalSpecial Event)。 节事活动营销 节庆经营主体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向目标市场传递节庆产品信息,执行营销组合策略,从而实现预期经济和社会目标的行为。 由于节庆产品具有典型的无形性和综合性,因而节庆活动营销必然是一个综合利用资源的过程。而且,节庆营销所涉及的利益主体、内容、手段等皆具有特殊性,与一般的营销活动存在明显区别。 中国近年的节事旅游大致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1)传统节庆活动引发的文化旅游,如雪顿节、伏羲大典等。 (2)大型赛事引发的体育旅游,如奥运会、F1等。 (3)大型展会引发的商务旅游,如世博会、广交会等。 (4)城市庆典引发的都市休闲旅游,如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宁波服装节、南宁民歌节等。 (5)乡村(景区)节日引发的自然休闲旅游,如众多的桃花节、樱花节、西瓜节等。 北京奥运会 南宁民歌节 兴起历程 意义 节事旅游有利于塑造区域旅游形象,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节事旅游可以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节事旅游的多种牵动效应。 增强举办地居民认同感和自豪感。 主体构成 一、节庆活动组织者 节庆活动的组织者通常包括主办方和承办方,并承担着市场营销的职能从我国节庆活动的实际运作来看,主办方包括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各类社会团体以及规模较大的企业等。 二、参节商 参节商之直接参与节庆活动的赞助商、参节企业等。根据远近,分为区内参节商、国内参节商、国际参节商。 组织运作 政府主办模式 部门主办模式 政府引导、企业承办、市场化运作模式 企业主办模式 我国节事旅游营销缺陷: 政府干预过多,市场作用不明显 节事旅游定位重叠,设置雷同,缺乏创新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节事活动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节事旅游营销对策 节事旅游和节事营销 目 录 02 类别划分 04 意义、特点 06 缺陷及对策 01 相关概念 03 兴起过程 05 主体及运作模式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节事表达情绪、传递感情、交流信息,彰显着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礼赞。旅游节事作为节事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事物。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中国各类节事活动不乏成功案例,产生了巨大的旅游效应,催生了一类新型的旅游形式和新兴的研究领域——节事旅游。旅游节事连同其他各种节事活动一起,构成了节事旅游的重要吸引物。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迅速兴起并风行于我国大江南北的旅游节事是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而进行的自觉实践。 节事旅游概述 (Festivals?and?Special?Events)是一个外来组合的概念,是节日和特殊事件的统称。在西方节事旅游研究领域,节事是一个松散的集合,并没有严格清晰的界定,包括标志性事件(Hallmark?Event),大型活动(Mega?Event)和特殊事件(Special?Event),以及节日(Festivals)等。 按基本特征划分 吴必虎(2005)把中国城市节庆活动分为自然景观型、历史文化型、民俗风情型、物产餐饮型、博览会展型、运动休闲型、娱乐游憩型、综合型等八大类。 按节事旅游的内容划分 传统节庆类:春节、中秋节、元宵节 演绎类:音乐节、艺术节、戏剧节 体育类:世界杯、国际马拉松比赛 商业类:广交会、糖酒会、旅游交易会 按节事的主题分 文化类/体育类/农业类 世界杯。。。 南宁民歌节。。。 青岛国际啤酒节 照片名 广交会。。。 照片名 春节。。。 照片名 桃花节。。。 照片名 泼水节。。。 初创阶段 成长阶段 调整阶段 特点:政府出面主办;目的招商引资;内容单一,主要是对节庆的提升和根据文化现状设立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后 是中国旅游节事成长阶段。特点:主题的广泛性;地域的广泛性;更加和当地特色经济结合起来 特点:思路的调整,开始探索市场化的途径;内容和形式的调整;运作方式的调整;组织机构的调整 节事旅游的特点 文化性 参与性 地域性 综合性 周期性与 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管执法队员百分制考核细则.docx VIP
- 高血压的诊治PPT课件.pptx VIP
- 第二单元第04课时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教学课件)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 健身会所操课教练工作流程及规范 .pdf VIP
- 《江苏省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生活和农业用水定额(2025年)》.docx VIP
- 国投证券-固态电池系列报告(一):未来已来固态电池行业迎来产业驱动.pdf VIP
- Hubsan哈博森无人机ZINO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选择题专练30题 .pdf VIP
- 高危高尿酸血症药物降尿酸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pptx VIP
- 2025湖南郴州桂阳县招聘25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